[发明专利]一种山区公路用碎石封层养护材料与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2007.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璇;张影;陈帅;刘力源;刘哲;张恒基;贾雪梅;石丹丽;王郭勇;徐丽飞;王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黄河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瑞通路桥新技术有限公司;山西黄河环境与资源经济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1C7/35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公路 碎石 养护 材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公路养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公路碎石封层养护材料与施工方法,所述的碎石封层材料原料按下述配比制成:黏层油1‑15重量份,水泥1‑10重量份,胶结料10‑40重量份,石料40‑100重量份,碎玻璃50‑100重量份,所述黏层油与胶结料均为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除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外还可提供有益的粘结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用碎石封层方法,采用改良的“三明治”碎石封层结构进行铺装可有效减弱胶结料的流动趋势,避免路面泛油现象的出现。本发明可极大改善传统碎石封层的粘结力与耐久性,碎玻璃的加入还赋予路面的反光能力,适用于有效提升山区公路尤其是弯道、坡道处路面防滑系数与行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养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公路碎石封层养护材料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连接农村与城市的山区公路不断修建,成为我国交通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山区公路的使用效果却相对较差,早期损坏提前,车辙、裂缝等病害频发,路用性能快速降低;车辆在坡道、弯道行驶时极易出现打滑、碰撞;夜晚照明不足,行车视线极差,致使交通事故频发,这都是由于路面未得到合理适用的预防性养护造成的。
碎石封层技术由于具备简单、高效、廉价的特点常被用于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新建道路的磨耗层。但常用的乳化沥青型碎石封层在山区公路养护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碎石封层与路面粘结性差,受车辆制动的影响在坡道处易出现推挤拥包与裂缝,降低行车舒适性;二是胶结料与石料粘附性差,在频繁行车作用下石料易松散脱落,路面防滑系数及耐磨性能迅速衰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三是路面结构与施工方法的不适用,致使花费大量养护资金,但路面性能与养护质量却难以提升。
因此开发一种具备优异粘结性能,舒适行车体验,安全行车保障、适用于山区公路尤其是坡道、弯道处的碎石封层材料与施工方法对延长山区公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养护经济性,推动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碎石封层技术在山区公路养护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碎石封层材料及施工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山区公路地区尤其是坡道、弯道处的碎石封层质量、耐久性及行车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公路碎石封层养护材料,所述的碎石封层养护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黏层油 1-15重量份;
水泥 1-10重量份;
胶结料 10-40重量份;
石料 40-100重量份;
碎玻璃 50-100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碎石封层养护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黏层油 3-7重量份;
水泥 1-2重量份;
胶结料 15-25重量份;
石料 60-85重量份;
碎玻璃 50-7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黏层油为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由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与胺类固化剂按下述配比混合制成: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25-95重量份、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1-15重量份、胺类固化剂1-5重量份,更优选为: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38-50重量份、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2-2.4重量份、胺类固化剂1-1.6重量份,其中,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以其固含量进行计量。
优选地,所述黏层油的制备方法是将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与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通过高速均质分散机混合均匀作为A组分,胺类固化剂作为B组分,在使用前将A、B组分混合均匀即为黏层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黄河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瑞通路桥新技术有限公司;山西黄河环境与资源经济研究院,未经山西黄河前沿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瑞通路桥新技术有限公司;山西黄河环境与资源经济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2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