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1637.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卞婷玉;岳晓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婷玉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用边坡 加固 | ||
本发明涉及锚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分为上中下三段依次为锚头、自由段以及锚固段,所述锚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端靠近锚头的位置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外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承压板,所述锚杆本体贯穿设置于承压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本发明能够通过设置锚固机构来扩大锚杆本体的锚固段的前端锚固面积,提高锚固段的前端锚固力,配合注浆时浆体本身的挤压力和注浆的压力克服三角板的土层周围的挤压力,保证锚固机构的三角板能够撑开一百二十五度至一百八十度,从而保证提高的锚固面积更大,与周围土体有更高的嵌固强度,提高锚杆本体的锚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
背景技术
边坡的滑坡、侧滑、坍塌等因素是边坡破坏的主要灾害性因素,目前在国内修建公路、铁路、基坑、露天矿等工程实践中大量采用锚固技术来加固岩土边坡,岩质边坡的加固通常由两种方式,一种是浅表加固,一种是深层加固,其中表层固定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挂防护网、喷混凝土、锚杆、框格梁等,深层加固的主要方式是锚索,对于边坡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边坡加固工程,需要同时解决边坡的浅表稳定和深层稳定或者两种固定方式交替进行。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葫芦状锚杆,专利申请号为CN1031325151B,葫芦状锚杆,包括样体,所述样体为一端为实心端的中空杆体;所述中空错杆杆体靠近所述实心端头的管壁上顺周长方向等间隔开有穿所述管壁的轴向槽;开有所述轴向槽的所述管壁内设有炸药;所述炸药内设有起爆管。
由于建筑工程中边坡的外围大部分都是回填土,内部松软容易发生滑坡,所以对于锚杆的锚固力要求比较大,上述对比专利虽然通过由于端头实心的中空锚杆本体开槽段中空管壁内装有炸药,炸药爆炸作用将锚杆开有轴向槽的管壁向四周推开成葫芦状,使锚杆底端得以扩大,提高了杆的抗拔力,加强了岩土体的稳定性,使错固隧道、边坡、深基坑等的安全性得到大大加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炸药的爆炸作用来将锚杆开有轴向槽的管壁向四周推开成葫芦状,一方面操作人员在将炸药放入锚杆,并将锚杆放入所需固定的区域时的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锚固的基本原理是依靠锚杆与周围稳定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从而稳定结构物或保持边坡开挖面自身的稳定,通过炸药来扩大锚杆端头提高锚固力,炸药的量等不可控因素太大,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将安装锚杆时需要通过经常测量扭矩等方式确定锚杆的预应力,当预应力不够时再继续增加预应力并继续测量,直至最终确定施加了足够的预应力为止,且利用锚杆钻机等工具安装时,无法测定扭矩,因而无法确定锚杆的预应力是否足够,从而导致锚杆安装后不能直观的确定预应力是否足够,降低了锚固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为此,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分为上中下三段依次为锚头、自由段以及锚固段,所述锚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端靠近锚头的位置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外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承压板,所述锚杆本体贯穿设置于承压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检测机构的外表面下端靠近锚杆本体的两侧均设置固定机构,所述锚杆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撑开机构,所述锚杆本体的下端设置有锚固机构;
所述锚固机构包括第一环形转杆、扭簧以及三角板,所述第一环形转杆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三角板,所述第一环形转杆外表面上环绕设置扭簧,用于锚杆本体未安装前限制三角板转动,防止三角板刮伤操作人员;
所述撑开机构包括内杆、注浆孔、第二环形转杆、撑杆以及半圆形头,所述内杆与锚杆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内杆的外表面上端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注浆孔,所述内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半圆形头,所述内杆外表面靠近半圆形头环绕设置第二环形转杆,所述第二环形转杆的外表面上环绕固定安装若干撑杆,撑杆与第二环形转杆的连接方式与三角板与第一环形转杆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环形转杆外表面上也环绕设置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婷玉,未经卞婷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步进电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展开式浸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