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数据脱敏方法、组件、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1216.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邱欢欢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数据 方法 组件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用数据脱敏方法、组件、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脱敏组件的jar包引入业务服务器中;启动业务服务器,脱敏组件通过RSF接口调用DRS接口;公共服务模块接收获取脱敏配置请求,根据应用编号从公共数据库内读取相应的脱敏配置并返回;脱敏配置加载完毕后,脱敏组件应用相应的脱敏规则对接入数据进行脱敏;在公共后管模块中修改脱敏配置后,将其写入公共数据库内,并调用脱敏组件提供的DARS接口;接收到重新加载通知后,调用DRS接口重新加载。本发明数据脱敏接入简单成本低廉,支持远程集中式管理及加载,对任意复杂结构的字符串数据进行脱敏,不需要改动任何现有代码就能对日志进行脱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用数据脱敏方法、组件、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也应运而生,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的背景下,对于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的保证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客户的敏感信息(例如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需要进行脱敏操作。
目前,行业内在实现数据脱敏功能方面普遍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
(1)现有技术中的脱敏方案很容易对已知类型的单值数据进行脱敏,但是无法实现对一个复杂未知结构的字符串数据进行脱敏。例如:HTTP接口吐出的响应数据、日志打印出来的日志等字符串数据。
(2)在对日志数据脱敏的方案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
Ⅰ.部分方案采用自定义具体日志框架的Appender,然后将自定的Appender配置到具体日志的配置文件中来实现。但是,因为在Appender中对日志进行脱敏处于日志打印的最后阶段,脱敏逻辑处理的是一堆无差别的字符串,即任何输出日志(包括一些框架日志)都将被处理,处理数据量大,造成性能低下,甚至会拖累应用的性能。
Ⅱ.大多数方案都是实现自定义的Logger(日志记录器),该Logger实现了org.slf4j.Logger接口,并通过静态代理,在代理逻辑中实现对log方法的参数进行脱敏处理。该方案在处理脱敏数据的契机上优于方案Ⅰ,但是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要现有代码进行改造,例如:
原有代码:
改动后代码:
对比前后代码可见:需要大范围的改动各处对Logger的声明,代码改动的范围很大,而且有些Logger声明属于某个框架的、存在于某个独立jar中对其进行改动也不现实。
(3)现有的脱敏方案在脱敏规则的可配置化、集中化管理等特性上存在不足。例如,有的方案为了简便,直接将脱敏规则固化在代码中,无法修改配置。有的方案可以提供一个properties或者yaml的配置文件,可以在配置文件中修改脱敏规则,但是因为修改了properties|yaml配置文件需要重新打包发布,不具备实时修改配置并使配置生效的可能。如果将配置文件放在SCM(统一配置中心),则需要修改各个应用的SCM配置,且不具备配置集中式管理的诉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数据脱敏方法、组件、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既可以对应用输出的日志进行脱敏,又可以对基于SpringMVC框架的HTTP接口进行数据脱敏,充分满足了客户敏感信息保护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