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01018.7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涛;汤华;陈争玉;袁从华;吴振君;宋罡;郑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6;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王福新 |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区 桥梁 综合 选址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工程区及附近是否存在活动性断裂,获取活动性断裂及其影响带与工程场地的距离,根据距离远近的桥位排序进行打分得到第一分数;获取坡面历史变形迹象及地面冲刷程度,根据坡面稳定性的桥位排序打分得到第二分数;获取各类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岩体优势结构面及卸荷裂隙带的产状、破碎程度和填充状态,根据结构面与坡面赤平投影的桥位比选进行打分得到第三分数;获取不同桥位桥梁主跨与山谷开口距离,根据桥梁造价的桥位比选进行打分得到第四分数,根据上述分数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确定最优桥位和可选桥位。本发明可以对山区桥梁选址进行综合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山区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山区交通建设,经常需要设置桥隧穿山越沟,桥梁作为交通节点控制性工程,面临安全性和经济性平衡的挑战,且桥梁选址安全是桥梁工程中长期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的桥梁选址经常是在地质专业推荐、桥梁结构专业复核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的专业论证和设计,是一种从区域大尺度到工程场地中尺度到岩体小尺度渐次递进进行的定性评价。这种定性评价得到的结果仅仅是结果导向性的,不具备精确的量化考核标准,且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没有全面考虑桥梁选址的多种因素,导致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较差。因此,开发一种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及设备,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缺陷,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及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包括:确定工程区及附近是否存在活动性断裂,获取活动性断裂及其影响带与工程场地和主体结构的距离,根据每个桥位与活动断裂的的最短距离对桥位排序进行打分得到第一分数;获取坡面历史变形迹象及地面冲刷程度,根据坡面稳定性的桥位排序打分得到第二分数;获取各类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岩体优势结构面及卸荷裂隙带的产状、破碎程度和填充状态,根据结构面及坡面赤平投影的桥位比选进行打分得到第三分数;获取不同桥位桥梁主跨与山谷开口距离,根据桥梁造价的桥位比选进行打分得到第四分数,根据第一分数,第二分数,第三分数及第四分数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确定桥位。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所述根据距离远近的桥位排序进行打分得到第一分数,包括:
N1=25K1
其中,N1为第一分数;K1为活动断裂指数;Di为各桥位主墩边缘至主断裂带外缘距离;i为参与比选的桥位编号。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所述根据坡面稳定性的桥位排序打分得到第二分数,包括:
N2=25(1-K2)
其中,L为桥位主墩台位置坡面横坡向距离,一般取500m,即往两侧各250m;N2为第二分数;K2为坡面稳定指数;Li为该横坡500范围内的冲沟累计宽度;n为该横坡500范围内的冲沟的总数。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山区桥梁综合选址方法,所述根据结构面及坡面赤平投影的桥位比选进行打分得到第三分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