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像素自相关性的KMV-Cast伪模拟视频传输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0750.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林;何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1 | 分类号: | H04N5/21;H04N19/117;H04N19/6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像素 相关性 kmv cast 模拟 视频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自相关性的KMV‑Cast伪模拟视频传输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高度相似的像素块,利用云端相关信息进行图像重建;对低相似度的像素块,进行图像传输、接收、重建、处理;步骤2,对传输的像素块,进行自适应选择性添加维纳滤波;同时配合选择性滤波,基于信噪比最大化,对参数优化更新。通过上述过程,重建的图像块可以进行功率的合理化分配,使得重要的像素块传输所分配的功率更高,最大程度提高了图像质量;同时,重建的像素块可以基于重建图像信噪比最大化,自适应性选择添加维纳滤波,最大程度提高了像素块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与网络,基于KMV-Cast伪模拟视频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在当今无线通信中,视频传输应用相当广泛,而传统的信源信道分离编码传输,在信道质量较差时存在悬崖效应,接收端恢复得到的图像信噪比直线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Szymon Jakubczak和Dina Katabi曾提出信源信道联合编码SoftCast模型,通过3D-DCT、Hadamard等一系列线性变换,使得用户接收视频质量与信道质量正相关。KMV-Cast在SoftCast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的贝叶斯估计模型,充分利用了视频的统计信息与云端相关信息。
KMV-Cast无线传输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发送端进行相关信息的提取,选择是否进行像素块传输;另一部分是接收端进行图像重建,通过计算消除一部分相关干扰产生的噪声。显然,与其他无线传输模型方法相比,该模型充分利用了云端相关信息辅助图像重建,减少了不必要传输数据对带宽的占用。与此同时,是否传输像素块,是由云端相似像素块与传输重建含噪像素块的信噪比大小关系所决定的,这种方法使得恢复图像的信噪比最大化。
目前,KMV-Cast模型存在问题主要是:接收端重建的图像通过相关计算无法去除其中一项噪声而造成的图像质量下降,该部分是由信道噪声功率,发送端功率因子等共同决定。由于在视频传输中,假定信道噪声为独立同分布的高斯白噪声,而功率已知,故可以根据信号与噪声的统计特性选择合理方法消除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原KMV-Cast传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性选择添加维纳滤波作为接收端的去噪模型,通过选择性引入维纳滤波解决了重建图像无法消除一项噪声的弊端,在此基础之上推导出一种基于像素自相关性的KMV-Cast伪模拟视频传输去噪方法。此方法以传输的像素块为最小单位,基于像素块信噪比最大化,选择性添加维纳滤波,解决了部分像素块滤波后效果不佳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重建图像信噪比最大化,进一步优化参数。
附图说明
图1KMV-Cast分层贝叶斯模型概念图
图2维纳滤波器原理图
图3基于像素自相关性的KMV-Cast伪模拟视频传输去噪传输系统图
图4自适应性维纳滤波去噪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选择的去噪方法为维纳滤波,适用于消除平稳且统计特性已知的噪声,利用了像素自相关性。将维纳滤波应用于传输的所有像素块,图像的整体质量得以提高,但是对于部分像素块,增加维纳滤波后其信噪比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所降低。为此,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自适应性选择添加维纳滤波去噪,最终达到图像信噪比最大化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不同相似度像素块的图像重建
高度相似像素块的重建具体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