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及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0300.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宇;江良斌;姚驰;熊思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H01Q5/28;H01Q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波束 移相器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及天线,上述的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包括圆弧导体组件和耦合组件;耦合组件绕圆弧导体组件的圆心旋转,圆弧导体组件包括第一圆弧导体和第二圆弧导体,第一圆弧导体和第二圆弧导体围绕圆心呈圆周布置,第一圆弧导体和第二圆弧导体中的一者为慢波结构,第一圆弧导体的两端和第二圆弧导体的两端均设有输出端口;耦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耦合组件与第一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耦合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耦合组件与第二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通过耦合组件与不同圆弧导体之间的耦合连接,可以实现宽波束和窄波束两个工作状态的切换,阻抗匹配程度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及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基站天线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电调天线是利用电子方法来调整波束下倾角度的基站天线。为兼顾同频干扰和小区覆盖,通常会对天线的垂直面方向图做波束赋形。实现波束赋形的方法是优化调整各个辐射单元的馈电幅度分配和相位分布。移相器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部件。
传统的移相器只能调节天线的辐射波束的电倾角,而无法调节波束宽度,因此应用场景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及天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相器无法调节波束宽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包括:圆弧导体组件和耦合组件;
所述耦合组件绕圆弧导体组件的圆心旋转,所述圆弧导体组件包括第一圆弧导体和第二圆弧导体,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所述第二圆弧导体围绕所述圆心呈圆周布置,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所述第二圆弧导体中的一者为慢波结构,所述第一圆弧导体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圆弧导体的两端均设有输出端口;
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一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所述圆弧导体组件还包括第三圆弧导体和第四圆弧导体,所述第三圆弧导体和所述第四圆弧导体围绕所述圆心呈圆周布置,所述第三圆弧导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弧导体的半径,所述第三圆弧导体的两端和所述第四圆弧导体的两端均设有输出端口,所述第一圆弧导体的结构和所述第三圆弧导体的结构相同;
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所述第三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圆弧导体和所述第四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在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所述第三圆弧导体均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所述第二圆弧导体围绕所述圆心呈圆周布置,多个所述第三圆弧导体和所述第四圆弧导体围绕所述圆心呈圆周布置;
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在所述第一圆弧导体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一圆弧导体和所述第二圆弧导体围绕所述圆心呈圆周布置;
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圆弧导体耦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所述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还包括功分电路,所述功分电路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耦合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耦合组件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耦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切换波束的移相器,所述第一圆弧导体的特性阻抗和所述第二圆弧导体的特性阻抗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母状态判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根种植牙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