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9183.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赵炳仁;袁建新;宋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浩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08;B32B3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致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0 | 代理人: | 周厚民 |
地址: | 266301 山东省青岛市三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幅 纤维 增强塑料 复合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制造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卷机构、第一牵引机、第一输送机、第一横向纤维片材释放机构、第一加热复合装置、风冷系统和收卷机。本发明的叠层复合片材制造设备,可以使用现有的窄幅热塑性纤维带,生产出侧边(单侧或双侧)只含横向连续纤维的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复合片材,从而用于分段生产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进而提升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片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热塑性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片材,称为热塑性玻纤带(或片),热塑性玻纤带的宽度规格一般在5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我们称之为窄幅热塑性玻纤带。常用规格的热塑性玻纤带宽度为600毫米左右,根据玻璃纤维直径的不同,所制造的热塑性玻纤带厚度在0.15毫米至0.4毫米之间。这种片材主要用于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制造,宽度要裁切成更窄(一般是50-160毫米)的热塑性玻纤带来使用。该单向热塑性玻纤带,长度方向均匀平行分布有连续玻璃纤维,连续玻纤与纵向带长度方向的角度为零度,我们称这种单向热塑性玻纤带叫零度玻纤带,只承受纵向拉力,不承受横向拉力,主要应用在螺旋正反向缠绕聚乙烯增强压力管道的制造。
图1示出了一种常见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包括内管01,包覆在内管 01外侧的玻纤增强层02,以及包覆在玻纤增强层02外侧的塑料层03。上述的玻纤增强层是使用零度玻纤带在内管01外侧正反交错缠绕多层,直至达到目标厚度,从而满足管道的抗压性能要求。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在内管01生产出来后,使用裁切好的零度玻纤带,沿内管01轴向,在内管01的外侧螺旋正反交错缠绕多层,在缠绕时加热熔融,使多层热塑性玻纤带紧紧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热塑性玻纤增强层 02。传统的这种生产方式,只适用于生产小管径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内管内径一般在20-630毫米),而如果要生产大口径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内管内径为1000-6000mm),这种单片螺旋正反缠绕方式效率低,而且耗能大,无法生产带承插口的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
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了侧边只含横向连续纤维的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复合片材(参考图2所示),并改变了片材在内管上的缠绕方式,使分段生产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效率提高10倍以上,降低耗能数倍,侧边部分只含横向连续纤维不含纵向连续纤维,可以生产带扩口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进而使得分段制造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快速生产成为可能。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上述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复合片材的设备。使用该设备制造的复合片材可广泛应用于大口径热塑性纤维网增强塑料供水管材的制造,及其它热塑性纤维增强的塑料制品行业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复合片材的设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制造设备,包括:
第一开卷机构,包括至少二个纵向纤维卷材开卷机,和一个或两个塑料卷材开卷机;所述至少二个纵向纤维卷材开卷机位于一个所述塑料卷材开卷机的一侧,或者所述至少二个纵向纤维卷材开卷机位于两个所述塑料卷材开卷机的中部;
第一牵引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卷机构的下游;
第一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牵引机的下游;
第一横向纤维片材释放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上表面铺设横向纤维片材;
第一加热复合装置,至少为一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下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牵引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第一加热复合装置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向纤维片材释放机构包括:
横向纤维片材仓,用于容置横向纤维片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浩,未经王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9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