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燃煤PM2.5的高效电燃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8459.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俞捷;许洁;李克彬;胡斌丽;唐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B60/02 | 分类号: | F23B60/02;F23B90/00;F23L1/00;F23J15/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6309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燃煤 pm2 高效 电燃炉 | ||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燃煤PM2.5的高效电燃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连通有流速加快通道,流速加快通道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上沿气流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冷却管组件、PM2.5检测端、排气滤芯;炉体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发热丝、托板、进风通道、反热板,炉体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加料挡板,加料挡板垂直固定连接有物料存放板,物料存放板为镂空结构,物料存放板位于发热丝上方,进风通道贯穿炉体侧壁;进风通道上设置有促进均匀燃烧的送风结构。本发明能够实现燃煤的高效燃烧,并实现精确测量燃煤PM2.5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燃煤PM2.5的高效电燃炉。
背景技术
PM2.5主要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产生的细颗粒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现有能源主要还是以煤为主,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对人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所以实验研究有关煤的PM2.5很有必要,目前市场上的燃炉多以家庭供暖为主,其并不能适用于实验室研究PM2.5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 110394014A公开了一种固燃物PM2.5的检测实验装置,该装置通过电加热实现对物料的燃烧,然后在排放端设置PM2.5检测装置,实现PM2.5实验检测用,但其公开的结构中进气管结构设置为L型结构,导致空气供给不足,影响燃烧状态,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燃煤PM2.5的高效电燃炉,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燃煤的高效燃烧,并实现精确测量燃煤PM2.5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收集燃煤PM2.5的高效电燃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连通有流速加快通道,所述流速加快通道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沿气流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冷却管组件、PM2.5检测端、排气滤芯;
所述炉体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发热丝、托板、进风通道、反热板,所述炉体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加料挡板,所述加料挡板垂直固定连接有物料存放板,所述物料存放板为镂空结构,所述物料存放板位于所述发热丝上方,所述进风通道贯穿所述炉体侧壁;
所述进风通道上设置有促进均匀燃烧的送风结构。
优选的,所述送风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空气分流管,若干所述空气分流管底部与所述进风通道伸入所述炉体的部分连通,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空气分流管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内固定连接有进气滤芯,所述进气滤芯过滤精度小于1μm。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的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外管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流管,所述冷却外管两端为封闭结构,若干所述分流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冷却外管连通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冷却外管外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固定套接在所述冷却外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流速加快通道为锥形结构,所述流速加快通道顶部连通有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远离所述流速加快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加料挡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炉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排气滤芯过滤精度小于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未经遵义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