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8285.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佳;牛亚豪;王慧杰;梁志;詹忠华;王长存;徐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佳佳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8C17/02;G01N1/3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地址: | 4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水文 水资源 智能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以解决常规的智能监测装置,依靠水域内水的自流进行区域监测,而水的流动性有限,使得数据监测可能长时间监测同一水域,导致数据失准,并且水中含有的杂物附着在装置中,将导致装置监测数据出现偏差的问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为“工”字状结构;所述伸缩杆的细杆末端与基板的后端垂直固定相连接;所述挂架为倒T型状的框架制成,挂架的上端与基板的左右两端边缘位置相卡接。本发明通过过滤罩将水进行过滤,重质杂物将被分离体阻挡,并从进排口下部分排出,而阻滞凸球则能够进一步组织颗粒较大的杂物进入,有效的保证了装置内部的洁净度,有助于提高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因此,能及时的对流域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今的立杆式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如专利申请书CN202020120594.0中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涉及水文监测领域。该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包括立杆和安装杆,立杆的侧壁沿立杆的对称轴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槽内两侧固定连接有导轨,立杆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立杆的内部设有传动升降机构,立杆的侧壁设有转动卡紧机构。该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通过传动升降机构,当安装杆上设置的监测设备出现损坏需要检修时,便于维修人员对安装杆上的水文监测设备进行检修,避免了维修人员因借助攀爬工具攀爬立杆进行检修而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立杆因受外力还发生倾倒的可能,保证了监测设备的安全,同时也使监测设备安装更加便利。
常规的智能监测装置,依靠水域内水的自流进行区域监测,而水的流动性有限,使得数据监测可能长时间监测同一水域,导致数据失准,并且水中含有的杂物附着在装置中,将导致装置监测数据出现偏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以解决常规的智能监测装置,依靠水域内水的自流进行区域监测,而水的流动性有限,使得数据监测可能长时间监测同一水域,导致数据失准,并且水中含有的杂物附着在装置中,将导致装置监测数据出现偏差的问题。
本发明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的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为“工”字状结构;所述伸缩杆的细杆末端与基板的后端垂直固定相连接;所述挂架为倒T型状的框架制成,挂架的上端与基板的左右两端边缘位置相卡接;所述采集筒为竖向圆筒结构,采集筒的下端与挂架的底部横架固定相连接;所述过滤罩为开口向下的柱状结构,过滤罩的下端与分离体的上端固定相对接;所述分离体上端为尖锥状结构,分离体的下端与采集筒的上端固定相对接;所述检测盒固定安装在采集筒背部靠上处,且检测盒的部分置于采集筒中分离体下方位置处;所述吸水机构竖向安装在采集筒内腔底部位置处,吸水机构的上端与检测盒置于采集筒中部分的下端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浮板和锁槽,所述基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浮板,浮板中部内填充有泡沫,主体框体为金属材质;所述浮板前端棱边处和后端棱边处分别开设有U状的锁槽。
进一步的,所述挂架包括挂杆、螺槽和提拉杆,四根所述挂杆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挂架底部框架的四角位置处;所述螺槽开设在挂杆的上部位置处,螺槽处的挂杆上螺接有两组螺母,每组的两个螺帽分别卡在对应浮板上锁槽的上下两端位置处;所述提拉杆为U状结构,提拉杆的内端与挂杆垂直固定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佳佳,未经刘佳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8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