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压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857.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房大志;张宁波;李佳欣;杨修直;周成香;程旭;卓亦然;程泽虎;徐海涛;王祁;邱建玲;徐壮举;刘波;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滨州市广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4 | 分类号: | C09K8/54;A01N59/26;A01N59/00;A01N59/08;A01N33/12;A01P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408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压 页岩 气田 用缓蚀 杀菌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压页岩气田用缓释杀菌剂,属于油气开发的技术领域。一种常压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缓蚀剂10~15份,磷酸二氢钠6~9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Ⅰ74~83份;所述组分B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亚氯酸钠4.5~6.8份,氯化钠1~2份,水Ⅱ94.5~91.2份。本发明的杀菌剂既可以起到缓蚀的作用,同时还可有效地杀灭生产系统中的微生物,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页岩气田用缓释杀菌剂。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指富含有机质、成熟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或岩石中存在着裂缝和基质孔隙,使之储集和保存了一定具商业价值的生物成因、热解成因及二者混合成因的天然气。在油气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水、钻井液、压裂液等液体的注入,会给油气开采系统带入硫酸盐还原菌(SRB)。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种在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中大量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它可将SO4-转化为H2S。H2S的存在会导致油田水的酸化,造成油气生产中输油输气管线、注水管线和设备的局部腐蚀,进而发生穿孔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控制油气开采系统中的还原菌可从根本上控制因微生物繁殖而导致的系统酸性过高。
现有的控制管线中酸性过强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入缓蚀剂,通过中和管线中的pH,来防止酸性液体腐蚀管线。现有的缓蚀剂主要以吸附缓蚀为主,主要成分为季铵盐类及其衍生物,通常单独使用时很难达到实际要求,一般可通过与其他缓蚀剂复配使用或者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提高缓蚀剂性能。但是缓蚀剂并不具有杀菌的作用,在抑制微生物生长上无法起到作用。二是通过杀菌处理,通过各类杀菌剂杀灭微生物,抑制其生长。但是所使用的杀菌剂大多会污染环境,并且由于不同微生物在共存时,生成的多糖胶会将菌群保护起来,杀菌剂不易穿透,不能完全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如果将缓蚀剂与杀菌剂共同使用,则存在着二者伍配性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常压页岩气田用缓释杀菌剂,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常压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所述组分A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缓蚀剂10~15份,磷酸二氢钠6~9份,表面活性剂1~2份,水Ⅰ74~83份;所述组分B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亚氯酸钠4.5~6.8份,氯化钠1~2份,水Ⅱ94.5~91.2份。
优选的,所述组分A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缓蚀剂12~14份,磷酸二氢钠7~8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水Ⅰ76.5~80份;所述组分B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亚氯酸钠5.4~6.0份,氯化钠1~2份,水Ⅱ92~93.6份。
优选的,所述组分A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缓蚀剂13份,磷酸二氢钠7份,表面活性剂1.0份,水Ⅰ79份;所述组分B包括重量份的以下组分:亚氯酸钠5.5份,氯化钠1.5份,水Ⅱ93份。
优选的,所述缓蚀剂为季铵盐。
优选的,所述季铵盐选自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烷基甲基聚氧乙烯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常压页岩气田用缓蚀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将缓蚀剂、磷酸二氢钠和表面活性剂加入至水Ⅰ中,室温搅拌溶清后,室温保存;
(2)将亚氯酸钠和氯化钠加入至水Ⅱ中,室温搅拌溶清后,放置5~10℃保存。
将组分A与组分B以重量比1:1~1.5混合后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滨州市广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滨州市广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