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7671.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 |
主分类号: | E04G21/26 | 分类号: | E04G21/26;E04H17/2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支撑 装置 | ||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施工地面(0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地面(01)的内部固定嵌装有浇注水泥块(02),浇注水泥块(02)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固定立柱(03),固定立柱(03)的底端贯穿浇注水泥块(02)并固定插接在施工地面(01)的内部,固定立柱(03)的顶端延伸至浇注水泥块(02)的外部,固定立柱(03)的前后两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隔离挡板(04);
还包括上固定脚(5),所述上固定脚(5)包括固定夹板(501),固定夹板(501)的顶面与固定立柱(03)的底面接触连接,固定夹板(50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502),导向杆(502)位于固定立柱(03)的左侧,导向杆(5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条(503),导向杆(502)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棘齿凹槽(504),两个导向杆(502)相互靠近的两个面上均开设有定位孔(505),导向杆(50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夹板(506)和夹持弹簧(507),夹持弹簧(50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挡条(503)的底面上,夹持弹簧(50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夹板(506)的顶面上,活动夹板(506)的底面与固定立柱(03)的顶面接触连接,固定夹板(501)和活动夹板(506)的右侧面分别与相应隔离挡板(04)的左侧面接触连接,活动夹板(506)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中部的限位弹条(508),限位弹条(50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弯钩(509),限位挡条(503)上开设有限位孔(510),限位孔(510)与限位弯钩(509)相适配;
还包括卡接装置(6),所述卡接装置(6)包括固定通孔(61)和卡接腔(62),固定通孔(61)和卡接腔(62)均开设在活动夹板(506)的内部,卡接腔(62)位于活动夹板(506)的左端,固定通孔(61)位于卡接腔(62)的右侧,导向杆(502)活动插接在固定通孔(61)的内部,卡接腔(62)内腔的左侧面通过卡接弹簧(63)传动连接有卡接活塞(64),卡接活塞(64)与卡接腔(62)的内壁滑动连接,卡接活塞(64)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棘齿(65),卡接棘齿(65)的右端延伸至固定通孔(61)的内部并与棘齿凹槽(504)单向啮合,卡接活塞(64)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U型弯杆(66),U型弯杆(66)的左端延伸至活动夹板(506)的外部;
还包括释放装置(7),所述释放装置(7)包括释放圆柱(701),释放圆柱(70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释放圆柱(701)固定插接在活动夹板(506)的内部,另一个释放圆柱(701)固定插接在固定夹板(501)的内部,释放圆柱(701)位于固定通孔(61)的右侧,释放圆柱(701)的顶面与活动夹板(506)的顶面齐平,释放圆柱(701)的底面与活动夹板(506)的底面齐平,释放圆柱(70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腔(702),矩形腔(702)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703),释放圆柱(701)的侧面上固定连通有三个转接管(704),转接管(704)固定插接在活动夹板(506)的内部,矩形腔(702)内腔的顶面通过释放弹簧(705)传动连接有释放扁箱(706),释放扁箱(706)与矩形腔(702)的内壁滑动连接,释放扁箱(706)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释放凸块(707),释放凸块(707)的底面与限位凸块(703)的顶面接触连接,释放扁箱(706)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释放杆(708),释放杆(70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蓄力发条(709),蓄力发条(70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释放杆(708)的表面上,蓄力发条(7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释放扁箱(706)内腔的左侧面上,释放杆(708)的顶端延伸至释放扁箱(706)的外部并延伸至释放圆柱(701)的外部且固定套接有释放帽(710),释放杆(70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矩形腔(702)内部的释放管(711),释放管(71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矩形腔(702)内腔的顶面上,释放管(711)的正面上开设有轨道孔(712),轨道孔(712)内腔的左侧面上开设有位于其顶部的扣合孔(713),轨道孔(71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释放柱头(714),释放柱头(714)的端部固定连接在释放杆(708)的表面上;
还包括锁定装置(8),所述锁定装置(8)包括缓冲腔(801)和梯形孔(805),固定夹板(501)和活动夹板(506)的内部均开设有缓冲腔(801)和梯形孔(805),缓冲腔(801)位于释放圆柱(701)的右侧,梯形孔(805)位于缓冲腔(801)的右侧,梯形孔(805)的底面呈开口状,缓冲腔(801)内腔的左侧面通过缓冲弹簧(802)传动连接有缓冲活塞(803),缓冲活塞(803)与缓冲腔(801)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活塞(803)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04),缓冲柱(804)的右端延伸至梯形孔(80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联动推板(806),联动推板(806)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通推条(807),连通推条(8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活塞(808),梯形孔(80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三角块(809),三角块(809)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其左端的位移腔(810),位移腔(810)内腔的上下两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811),三角块(809)的左侧面上开设有导向孔(812),导向孔(812)与位移腔(810)固定连通,连通推条(807)滑动插接在导向孔(812)的内部,联动活塞(808)滑动插接在位移腔(810)的内部,推力弹簧(811)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联动活塞(808)的端面上,三角块(809)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条(813),防滑条(813)的底面与固定立柱(03)的表面接触连接,联动推板(806)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释放绳(814),转接管(704)的端部与梯形孔(805)固定连通,释放绳(814)的端部穿过转接管(704)并固定连接在释放凸块(707)的侧面上;
逆时针转动释放帽(710),然后释放帽(710)带着释放杆(708)逆时针转动,接着释放杆(708)对蓄力发条(709)做功,使蓄力发条(709)的扭力势能增加,之后释放杆(708)带着释放柱头(714)逆时针转动,然后释放柱头(714)从扣合孔(713)的内部移动出来并进入轨道孔(712)的内部且与其内腔的右侧面接触,接着稍向下推送释放帽(710),之后释放帽(710)通过释放杆(708)带着释放柱头(714)稍向下移动,然后释放柱头(714)与扣合孔(713)错开,接着松开释放帽(710),之后释放扁箱(706)在释放弹簧(705)弹力的作用下带着释放凸块(707)向下滑动,然后释放凸块(707)的底面与限位凸块(703)的顶面接触连接,接着释放绳(814)完全松弛,之后缓冲活塞(803)在缓冲弹簧(802)弹力的作用下通过缓冲柱(804)、联动推板(806)、连通推条(807)、联动活塞(808)带着三角块(809)向右移动,然后梯形孔(805)的内壁对三角块(809)施加向下的推力,接着三角块(809)相对联动活塞(808)向下移动并对推力弹簧(811)做功,使推力弹簧(811)的弹性势能增加,之后防滑条(813)的底面压在固定立柱(03)的表面上,然后对其余的释放帽(710)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的防滑条(813)均与固定立柱(03)的表面接触,至此,上固定脚(5)被固定在固定立柱(03)上;还包括定位装置(4),还包括倾斜支撑件(1),所述倾斜支撑件(1)包括下固定脚(101),下固定脚(101)的底面与施工地面(01)的顶面接触连接,上固定脚5被固定在固定立柱03上,上固定脚5通过定位装置(4)与倾斜支撑件(1)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未经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