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热缩装配工艺及专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406.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军;田正波;蔡传兵;马赵云;张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杨悦 |
地址: | 44105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支柱 绝缘子 金具热缩 装配 工艺 专用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热缩装配工艺及专用设备。装配工艺为将移动端及固定端的定位装置的加热板、转接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待加工法兰金具的法兰对位安装,用螺钉锁紧;将待加工绝缘芯棒置于支撑平台的微调支撑架上,使之水平,通过调整微调支撑架使待加工绝缘芯棒慢慢对位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此时,移动端及固定端的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的中心轴线、待加工绝缘芯棒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开启加热板对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进行加热,直到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表面温度升至略低于最大加热温度,停止加热;驱动移动端的定位装置沿着装配方向行驶,直到待加工绝缘芯棒与两端待加工法兰金具组装到位。提高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的同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站支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热缩装配工艺及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用电负荷的增加,现有电压水平下各区域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日益凸显,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超高压输电工程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也蓬勃发展起来,技术逐渐成熟,在大规模远距离输电方面大放异彩。
而在超/特高压变电站及换流站中,大量使用的支柱绝缘子是电力输送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支柱绝缘子作为变电站及换流站的基站进行组装,有时候高度可达数十米,所以保证支柱绝缘子的平行度与同轴度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是采用金具内径比芯棒大,轻松装进去后,在压接机上进行压接,使金具四周变形,紧固在芯棒上。现有的方法问题是,有的金具设计很短,没有压接位置,压接机无法压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热缩装配工艺,提高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的同轴度,提升绝缘子的装配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用于上述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热缩装配工艺的专用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与金具热缩装配工艺,调整移动端及固定端的定位装置,在移动端设置装配方向,固定端的定位装置位置固定,将移动端及固定端的定位装置的加热板、转接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待加工法兰金具的法兰对位安装,用螺钉锁紧;将待加工绝缘芯棒置于支撑平台的微调支撑架上,使之水平,通过调整微调支撑架使待加工绝缘芯棒慢慢对位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此时,移动端及固定端的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的中心轴线、待加工绝缘芯棒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开启加热板对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进行加热,直到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表面温度升至略低于最大加热温度T,停止加热,此时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遇热膨胀与待加工绝缘芯棒的外径间隙配合;驱动移动端的定位装置沿着装配方向行驶,直到待加工绝缘芯棒与两端待加工法兰金具组装到位,静置直到两端的待加工法兰金具冷却至室温t后,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收缩与待加工绝缘芯棒的外径过盈配合。
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收缩与待加工绝缘芯棒的外径过盈配合,过盈量至少为Δmin,根据过盈量Δmin确定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的最大加热温度T,防止加热过度,使待加工法兰金具与待加工绝缘芯棒装配失效。
两个待加工法兰金具的最大加热温度T为:
T=(Δmin+Δ2)/dα+t;
其中,Δmin为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与待加工绝缘芯棒的外径的最小过盈量;Δ2为待加工法兰金具内腔遇热膨胀后与待加工绝缘芯棒外径之间的间隙,α为待加工法兰金具金属材质的线膨胀系数;d为待加工绝缘芯棒的外径;t为当前室温。
Δ2为待加工绝缘芯棒外径d的0.9‰~1.4‰倍。
最小过盈量Δmin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