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双频微波消融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6935.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鑫;李梦雪;邹止寒;钱志余;朱柔君;俞钦栋;唐千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双频 微波 消融 治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微波消融治疗系统包括智能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仪,所述智能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针体、射频连接器、手柄和电路板,可配套微波消融仪433MHz和2450MHz进行工作,具有微波辐射、水冷循环、温度检测、数据通信的功能。所述消融针的射频连接器接收微波能量,经针体上PTFE介质套管发射微波;所述水冷循环模块经消融针进出水管、满注针杆实现水冷功能;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经热敏电阻将针体温度数据传输至电路板;所述数据通信模块经电路板与微波消融仪交互,传输运行参数。经实验验证,智能微波消融针可适配0‑100W功率运行,最大消融区域直径可到9c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双频微波消融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技术,治疗恶性肝肿瘤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使用冷却轴天线,以及更少的微波消融次数,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的并发症。
微波消融利用介电滞后产生热量;这种加热机制与射频消融有很大不同,射频消融在电流通过离子组织介质时通过电阻加热产生热量。射频加热需要导电路径,受限于低电导率区域,只能加热紧邻电极的组织。
目前市场上的微波消融治疗系统情况如下:
微波消融针及其微波消融治疗仪使用时,医生在超声波、CT等引导装置的监视或引导下,手动将消融针插入肿瘤的病灶的中心部位,而后回到微波消融仪上设置消融参数设置进行消融;而本发明可直接在智能消融针上设置消融参数,即医生插入消融针后,可直接启动消融,无需再回到微波消融仪上进行操作,具有方便、简易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双频微波消融治疗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在消融针上设置消融参数,具有方便、简易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双频微波消融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仪;
所述智能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针体、手柄、电路板、微波辐射模块、水冷循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
所述微波辐射模块接收微波能量,经消融针针体上PTFE介质套管发射微波;
所述水冷循环模块经进水管和出水管,将冷却介质满注针杆实现水冷;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将消融针针体温度数据传输至电路板;
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在电路板与微波消融仪之间交互,传输运行参数;
所述微波消融仪包括电源12、固态微波源13、工控机14、蠕动泵15、主控板16、和后面板20,所述主控板16连接电源12、固态微波源13、工控机14、蠕动泵15、指示灯17、微波消融仪按键18和显示屏19。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微波消融针的数据通信模块将接受的指令向主控板下发控制参数,主控板控制固态微波源输出功率进行热消融,并将固态微波源的输出功率反馈给主控板;
所述蠕动泵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主控板控制蠕动泵转动从而利用进水管和出水管为消融针针体进行冷却,并将蠕动泵的转向、转速参数反馈给主控板,
所述智能微波消融针的数据通信模块将温度检测模块采集的消融针针体的温度和热消融区域组织的温度反馈给主控板,主控板将参数传送给工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