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混凝土椎台中空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6562.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伟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禹***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混凝土 中空 | ||
地下混凝土椎台中空柱,由椎台中空柱(1)、台柱顶面(2)、台柱底边面(3)、椎面减重排水孔(10)和椎柱面(27)构成,在建筑工业化厂房内,把金属网(16)、台柱顶面钢筋圈(7)和排水孔钢筋圈(17),构成有众多大孔径的椎柱钢筋中空框架(26),用混凝土(18)浇筑成有柱顶面减重孔(6)和椎面减重排水孔(10),具有体积支撑面大、坚固耐用、重量轻的椎台中空柱(1)成品;台柱底边面(3)大于台柱顶面(2),制成中间空的椎台空腔(23),上层的内椎柱面(14)可以套叠在下层的外椎柱面(13)上,形成可多层叠加堆放的椎台中空柱(1)成品,运输车辆能数量成倍的送到施工现场,便捷安装;椎面减重排水孔(10)在地下水池中,可穿越架空各种管线,能综合设计布局城镇地下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和建筑地下水池领域,具体的说是地下混凝土椎台中空柱。
背景技术
在加速发展城镇化的同时,在雨季,老城区和新城区雨水积聚,使城镇排涝问题日益突显,各级政府现在大力提倡发展“海绵城市”,充分利用大立方地下水池来蓄积雨水,解决集中排雨水问题;要建大立方地下水池,如何在地下水池上面覆盖土壤植被?或铺设人行道路等场地,现有技术采用众多PP聚丙烯材料制作成长方形塑料模块,在大立方地下水池中层层叠加铺装展开,以PP聚丙烯长方形塑料模块作填充支撑物,铺满整个地下水池空间,在长方形塑料模块上覆盖土工布和土壤,并在水池上面土壤种植植物或铺成道路场地;也有用长水泥条块,摆放成众多等六边形,平面成蜂窝状,再每个等六边形层层叠加砌块,砌成等六边形筒状,达到地下水池高度,以此作地下水池空间的支撑架,支撑起地下水池上面空间的物体;前者成本高,安装费时费力,后者等六边形层层叠加的众多长水泥条块,占用地下水池体积空间,减少了地下水池储蓄雨水的容积;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水池内的空间,最大限度储蓄、收集利用雨水,让寸土寸金的城市地表空间得到广泛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混凝土椎台中空柱,由椎台中空柱(1)、台柱顶面(2)、台柱底边面(3)、椎面减重排水孔(10)和椎柱面(27)构建而成,在建筑工业化厂房内,把金属网(16)、台柱顶面钢筋圈(7)和排水孔钢筋圈(17),构成带有众多大孔径的椎柱钢筋中空框架(26),再用混凝土(18)和专用模板浇筑成,有柱顶面减重孔(6)和椎面减重排水孔(10),具有支撑面大、坚固耐用、体积大、重量轻的椎台中空柱(1)成品;该台柱底边面(3)大于台柱顶面(2),制成中间空的椎台空腔(23),上层的内椎柱面(14)可以套叠在下层的外椎柱面(13)上,形成可以多层叠加堆放的椎台中空柱(1)成品;该地下混凝土椎台中空柱成品具有多功能性,一是可以相互套叠加高堆放,摆放不占场地面积;二是便于运输车辆上把成品叠高,可以数量成倍的运输到施工现场,快速进行吊装安装,施工便捷;三是椎面减重排水孔(10)在地下水池中,可以便利穿越和架空各种管道和线路,系统地、综合地设计布局城镇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环保节能,节省人力物力,维护便利,工期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该混凝土椎台中空柱,包括有椎台中空柱(1)、台柱顶面(2)、台柱底边面(3)、椎面减重排水孔(10)和椎柱面(27),把金属网(16)、台柱顶面钢筋圈(7)和排水孔钢筋圈(17)组建,构成带有众多大孔径的椎柱钢筋中空框架(26),再用混凝土(18)在建筑工业化厂房内,用专用模板浇筑成,有柱顶面减重孔(6)和椎面减重排水孔(10)的,具有坚固耐用、体积大、重量轻的椎台中空柱(1)成品;该台柱底边面(3)大于台柱顶面(2),制成中间空的椎台空腔(23),上层的内椎柱面(14)可以套叠在下层的外椎柱面(13)上,形成可叠加堆放的椎台中空柱(1)成品;在台柱顶面(2)上,设有一个台柱顶面圆孔(5)和多个柱顶面减重孔(6),也便于吊装;在台柱顶面钢筋圈(7)上,连接有台面边焊接片(12),用四根台柱顶面连接杆(22),把四个相邻的椎台中空柱(1)上的台面边焊接片(12),焊接固定,连接众多椎台中空柱(1),形成面积更大、可以组装快速组装的整体支撑平台面;把多条柱面竖钢筋(8)与台柱顶面钢筋圈(7)和多条椎面横钢筋圈(9),组建构成椎柱钢筋中空框架(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伟,未经曹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