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及伤员后送背负舱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96097.7 | 申请日: | 202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晖;彭云峰;董一颍;李鑫;雷联会;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W4/024 | 分类号: | H04W4/024;H04W4/80;H04W4/14;H04W4/90;H04W88/06;G08C17/02;G01C21/30;G08B21/02;H04W36/14;H04W36/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5 | 代理人: | 洪波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负 生命 信息处理 装置 伤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属于背负舱领域,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主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用于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并对生命状态信息进行显示。本公开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下进行远程通信,并支持远程急救操控指令,并十分便于后方端及运送人员追踪患者体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负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用于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伤员后送背负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欧亚大陆经贸战略实施,特殊地理环境的极端自然灾害救治及敌后作战等活动日益频繁,对具备ICU功能前置的各种生命救治装备的需求逐步增多,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1110485 A公开了一种可机载车载转运的生命支持舱,设计了舱体结构和生命支持系统布局,但由于可机载车载转运的生命支持舱体型庞大,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灾害场景以及某些特殊战场场景,由于空中飞机、地面车辆难以到达,只能采用背负式生命支持舱,然而现有的背负式生命支持舱缺乏极端场景远程救治配套通信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无法与后方救援指挥中心或后送救治医院进行远程数据交互。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854230B公开了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上述后送系统难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及交互,无法接受远程救治指令,容易耽误最佳诊断时间,且运送人员也难以获知舱内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下进行远程通信,并支持远程急救操控指令,并十分便于后方端及运送人员追踪患者体征。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主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用于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将所述调控决策指令输送至所述背负舱内的治疗设备执行,将所述生命状态信息输送至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发送至所述后方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发送外部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并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生命状态信息并显示。
本发明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包括信道感知单元、解析解算单元以及装载有导航电子地图处理逻辑的地图导航单元,信道感知单元所述用于感知及获取不同通信制式的信号,所述解析解算单元用于对所述信道感知单元获取某个通信制式信号进行解析,其封装有不同制式信号的解析协议栈及相应的解算算法,所述地图导航单元用于提供实时位置信息。
本发明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信道感知单元感知及获取4G/5G通信制式、警用或业余无线电频段的低速率窄带通信制式、本地RS-485通信制式、WiFi以及蓝牙通信制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号;或者所述信道感知单元感知及获取北斗短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