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5133.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度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14 | 分类号: | A61F11/14;A61H9/00;A47G9/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刘栋栋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环境保护 多层 噪音 防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防噪音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包括枕垫和隔音头套;所述枕垫的上方设有隔音头套,且隔音头套套于使用人员的头部;所述隔音头套的内部开设有隔音腔;所述隔音头套的内表面固连有弹性隔垫;所述枕垫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所述隔音头套的内部侧面固连有一对耳封;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在人们睡眠状态下的噪音防护,通过头部被隔音头套的包裹,以及通过隔音腔和真空腔的双重隔音保护,不仅减少噪音直接通过耳道导入,而且可以直接减少颅骨的噪音传导,尽可能减少了环境噪音对人们睡眠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噪音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口居住越来越密集,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居住密集较高的情况下,噪音影响也凸显出来,特别是居住在道路、铁道或机场附近的人群,极易受到噪音的健康威胁。
根据CN106309014A一种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的防噪音耳罩,该发明在防噪耳罩上设置香料槽,可以在减弱噪音的基础上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连接件与防噪耳罩活动连接,方便调节防噪耳罩的位置,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佩戴更加舒适。
但是现有技术中,人们对于上下楼的邻居产生的噪音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而对于环境噪音,如道路车辆的噪音,不可以控制,只能够通过加装隔音玻璃,但是对应睡眠环境要求较高的人群,仍然会受到噪音的影响,此时人们会选择带上耳塞,但是耳塞由于在夜晚中,长时间堵塞耳道,长时间如此操作,会对鼓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耳健康,同时人的颅骨也是可以传声的,简单的通过耳塞也无法很好的处理噪音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人们对于上下楼的邻居产生的噪音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而对于环境噪音,如道路车辆的噪音,不可以控制,只能够通过加装隔音玻璃,但是对应睡眠环境要求较高的人群,仍然会受到噪音的影响,此时人们会选择带上耳塞,但是耳塞由于在夜晚中,长时间堵塞耳道,长时间如此操作,会对鼓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耳健康,同时人的颅骨也是可以传声的,简单的通过耳塞也无法很好的处理噪音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包括枕垫和隔音头套;所述枕垫的上方设有隔音头套,且隔音头套套于使用人员的头部;所述隔音头套的内部开设有隔音腔;所述隔音头套的内表面固连有弹性隔垫;所述枕垫的内部开设有真空腔;所述隔音头套的内部侧面固连有一对耳封;工作时,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口居住越来越密集,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居住密集较高的情况下,噪音影响也凸显出来,特别是居住在道路、铁道或机场附近的人群,极易受到噪音的健康威胁,现有技术中,人们对于上下楼的邻居产生的噪音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而对于环境噪音,如道路车辆的噪音,不可以控制,只能够通过加装隔音玻璃,但是对应睡眠环境要求较高的人群,仍然会受到噪音的影响,此时人们会选择带上耳塞,但是耳塞由于在夜晚中,长时间堵塞耳道,长时间如此操作,会对鼓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耳健康,同时人的颅骨也是可以传声的,简单的通过耳塞也无法很好的处理噪音等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环境保护用的多层噪音防治装置,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隔音头套直接套于使用人员的头部,同时通过耳封对耳部进行进一步加封,且隔音头套置于枕垫的顶部,通过隔音头套内部开设隔音腔,并且在枕垫的内部开设真空腔,通过真空腔和隔音腔的双重隔音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噪音在物体内的直接传递,进而减少颅骨的噪音传递,通过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在人们睡眠状态下的噪音防护,通过头部被隔音头套的包裹,以及通过隔音腔和真空腔的双重隔音保护,不仅减少噪音直接通过耳道导入,而且可以直接减少颅骨的噪音传导,尽可能减少了环境噪音对人们睡眠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度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未经五度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