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856.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州;陈仁宏;黎平;杨建国;王武鼎;李建;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B24B5/08;B24B5/35;B24B5/36;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混匀取料 机轮 工用 打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固定箱、夹持组件、顶板和驱动组件,底板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内部设置有夹持组件,顶板顶部且位于固定箱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夹持组件可以对不同规格的轮体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轮体加工时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根据轮体的尺寸对打磨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通过驱动组件可以带动第一打磨板与第二打磨板进行同时转动,从而对轮体的外侧和内壁进行打磨,不仅可以提高打磨的效率,而且不需要在打磨过程中对打磨板的位置调节,有利于提高打磨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磨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混匀取料机是一种在取料过程中还具有混合物料功能的装载设备,其主要通过轮体外圈设置的料斗随斗轮旋转循环取料,由于混匀取料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轮体需要持续转动,轮体作为混匀取料机中的重要零件,在对其加工时需要进行高质量的打磨,从而确保轮体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打磨设备在使用时只能对轮体进行逐面打磨,这不仅影响加工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打磨的精度,同时现有的设备在使用时不能根据轮体的尺寸进行调节,从而局限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固定箱、夹持组件、顶板和驱动组件,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部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顶板顶部且位于固定箱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顶板底部且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槽、双向丝杆、手轮、滑块、滑槽和夹持板,所述固定箱内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固定箱顶部位于安装槽的正上方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双向丝杆外部对称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端延伸至固定箱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内部对称滑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底端贯穿顶板且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的顶端延伸至顶板的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外部的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两个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贯穿第一竖杆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打磨板,所述第一滑杆外侧且位于第一打磨板与第一竖杆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横杆外部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套之间对称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两个所述第二滑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竖杆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打磨板,所述第二滑杆外侧且位于第二打磨板与第二竖杆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外部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与横杆的外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箱、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齿轮箱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至齿轮箱内部且与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箱外部且远离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一种延长混匀取料机轮体加工用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