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正位片的扫描床校正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761.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逄岭;庄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正位 扫描 校正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1.一种基于正位片的扫描床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正位片数据,确定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显示范围信息,其中,所述显示范围信息包括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根据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显示范围信息和所述正位片数据,确定扫描部位的厚度;
根据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确定进行CT扫描的扫描床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显示范围信息和所述正位片数据,确定扫描部位的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显示范围信息和进行CT扫描的目标区域的显示范围信息,从所述正位片数据中获得对应扫描部位的目标正位片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正位片数据,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显示范围信息与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显示范围信息的重合比例;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正位片数据,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包括:
在所述重合比例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正位片数据,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正位片数据,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包括:
将所述目标正位片数据中在所述扫描床行进方向上对应于同一位置的接收单元的数据进行合并,获得所述目标正位片对应的合并数据;
根据所述合并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衰减面积;
根据所述衰减面积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根据所述合并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衰减面积S:
其中,N用于表示所述接收单元的个数;
R用于表示射线源到扫描中心的距离;
α用于表示射线源对应的扇角;
μili用于表示射线源在第i个接收数据单元对应的衰减路径上的衰减的积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衰减面积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根据所述衰减面积S确定第一候选厚度和第二候选厚度:
S=π*Rx*Ry
其中,Rx为所述第一候选厚度,Ry为所述第二候选厚度,且,Ry=P*Rx;
P用于表示人体侧躺和人体平躺时的厚度比值;
根据CT扫描的扫描类型、所述第一候选厚度和所述第二候选厚度,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CT扫描的扫描类型、所述第一候选厚度和所述第二候选厚度,确定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包括:
若所述CT扫描的扫描类型为平躺类型,则将所述第一候选厚度的两倍值确定为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
若所述CT扫描的扫描类型为侧躺类型,则将所述第二候选厚度的两倍值确定为所述扫描部位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显示范围信息和进行CT扫描的目标区域的显示范围信息,从所述正位片数据中获得对应扫描部位的目标正位片数据,包括:
将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目标区域的起始位置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校正后的所述目标区域的起始位置;
将将所述正位片数据对应的结束位置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束位置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校正后的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束位置;
将所述正位片数据中、从所述校正后的所述目标区域的起始位置至所述校正后的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束位置对应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正位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7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拆箱设备
- 下一篇:一种耐火阻燃护套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