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539.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3/06;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地址: | 24254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上运动 水路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水稳层(1)、路面层(3)和排水管(10),所述路面层(3)设于路基水稳层(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路面层(3)与路基水稳层(1)之间的接触面铺设有第一防渗层(2),所述路面层(3)的水平两端均设有路牙(4),所述路牙(4)远离路面层(3)的一端设有集水斜坡(5),所述集水斜坡(5)覆盖于路基水稳层(1)上表面的两侧位置,所述集水斜坡(5)与路基水稳层(1)之间的接触面设有第二防渗层(6),所述集水斜坡(5)远离路牙(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水墙(7),且挡水墙(7)远离集水斜坡(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弯管(9)与所述排水管(10)转动连接,所述挡水墙(7)与路牙(4)之间设有排水单元(8),所述路牙(4)靠近排水单元(8)的一侧外表面设有第三防渗层(11),所述路面层(3)的两端与路牙(4)接触处开设有排水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层(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防渗层(11)的一端下表面,且第一防渗层(2)与第三防渗层(11)的连接重叠段的宽度至少为50厘米,所述第二防渗层(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防渗层(11)的另一端上表面,且第二防渗层(6)与第三防渗层(11)的连接重叠段的宽度至少为50厘米,所述第一防渗层(2)、第三防渗层(11)、第二防渗层(6)构成防渗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7)上开设有与所述弯管(9)相适配的连通口(13),且排水单元(8)通过连通口(13)与弯管(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9)上安装有开关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牙(4)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第三防渗层(1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排水槽(14)通过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与所述排水单元(8)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8)选自排水管、排水渠、排水涵道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8)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排水单元(8)于路面层(3)的两侧呈等距分布,所述路面层(3)的宽度至少为3.5米,所述集水斜坡(5)的宽度至少为3.5米,所述路牙(4)的高度大于路面层(3)的厚度至多15厘米,所述挡水墙(7)的厚度至少为3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压实路基,并铺设路基水稳层后压实,在传统的路基水稳层(1)上铺装防渗层,可分段分别铺设第一防渗层(2)、第三防渗层(11)、第二防渗层(6),并将排水单元(8)安装于路基水稳层(1)内且贯穿第三防渗层(11),第二防渗层(6)搭接在第三防渗层(11)上方,第三防渗层(11)搭接在第一防渗层(2)上方,同时在排水单元(8)与第三防渗层(11)接触面、第一防渗层(2)与第三防渗层(11)接触面、第三防渗层(11)与第二防渗层(6)的接触面做固定密封处理;
S2:在铺设好的第三防渗层(11)上做路牙(4)的硬化,同时在路基水稳层(1)上做挡水墙(7)的硬化,并将排水单元(8)贯穿预埋与路牙(4)内,排水单元(8)每隔纵向30米预埋一根;
S3:路牙(4)硬化后,在路面时靠两边路牙(4)的内侧先打高10厘米厚的垫层,在垫层上放置10*10厘米的长方管,然后再浇筑路面与方管的高度水平,在砼没有硬化之前,取出方管就形成了很平整的排水槽(14);
S4:于第二防渗层(6)的上表面浇注集水斜坡(5),需使得集水斜坡(5)靠挡水墙(7)的一侧要高于其靠近路牙(4)的一侧,使得集水斜坡(5)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2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运动的水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防渗层采用防渗膜、防渗板或防渗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未经陈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5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