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多体系异构标识兼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4520.X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7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谢人超;邹壮;任语铮;温瑶;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G06F1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互联网 标识 解析 系统 体系 兼容 方法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多体系异构标识兼容方法,涉及标识解析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标识信息,并确定标识信息的标识编码结构;根据标识编码结构进行初步识别,以得到标识信息的第一识别结果;根据第一识别结果选取与第一识别结果对应的标识解析体系,并获取标识解析体系对应的编码树状图,其中,标识解析体系下具有唯一的编码树状图;根据编码树状图对标识信息进行分段识别,若识别正确,得到第二识别结果;将标识信息转发至与第二识别结果对应的解析系统进行解析,以输出标识信息的解析结果。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能在实现对等解析、保证一定安全性的情况下提供高效的解析服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标识解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多体系异构标识兼容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万物互联的实现需要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三大前提,其中标识解析可以将数据对象统一标识,是实现信息交互的关键枢纽,有助于打破工业生产中的信息孤岛。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标识解析体系主要包括Handle、EPC、OID、Ecode等。然而OID和Ecode体系均依托DNS系统构建,因此继承了DNS系统的缺点,存在单点故障与负载过重的问题,并且查询标识时需进行域名转换,大幅增加信息查询时延,降低解析速率。另外,Handle体系虽然采用层次化架构,但并没有解决节点解析服务权利不对等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存在多种标识解析体系,每个标识解析体系都制定了适用于该系统的标识编码规则。然而现实中很多场景会出现多种标识解析系统的产品同时存在的情况,更进一步地,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也可能使用不同的标识解析系统,因此若不能同时兼顾这些系统,产品数据就不能互通,就会隔绝产业链上下游,为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带来困难,阻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已有部分解决方案,我国设立的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简称NIOT标识平台)建立了一套以该平台为根节点,以Handle、Ecode、OID以及其它编码体系平台为子节点的架构,实现了各标识解析系统的互联互通。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异构标识首先都通过该根平台,再经过标识识别下发到下级子平台进行解析,解析完成后再返回根平台。这种集中式架构具有单点失效以及易遭受攻击的风险。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如下:
系统通过对目前流行的几类标识编码规则进行对比归纳,包括OID、Handle、Ecode、EPC、DOI编码,对输入的标识进行字符串匹配,经过多重判断,从编码结构上分析标识所属类型,最终将标识信息发送给对应的标识解析系统,具体流程如下:
a)首先获取标识信息,对标识进行解析,判断是否能够得到解析结果,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若为是,则转f,若为否,则转b;
b)初步识别所述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中的字符是否包括“/”,若包括“/”,则将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为第一标识解析体系类型Handle类和DOI类;若不包括“/”,则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中的字符是否包括“.”,若包括“.”,则将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为第二标识解析体系类型OID类和EPC类;若不包括“.”,则将所述标识信息确定为第三标识解析体系类型Ecode类;
c)选取初步判断的其中一种标识编码,获取对应的匹配模式,包括模式整体和匹配模式片段,对其进行具体编码匹配。如表一(φ表示该模式整体中的通配字符,即可以匹配任意字符)
表一
d)从标识信息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判断是否按顺序依次出现匹配模式的匹配模式片段中的所有字符,若是,则标识信息与匹配模式对应的标识解析体系匹配,反之不匹配;
然后确定匹配模式片段中最后一个字符在标识信息中的位置,得到末端位置,从末端位置开始,向标识信息的首端字符方向按顺序依次确定匹配模式的匹配模式片段中所有的字符在标识信息中的位置,得到匹配模式的匹配模式片段在标识信息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