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4165.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英;闵凡奇;丁赵波;解晶莹;晏莉琴;黄嘉烨;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2;H01M4/139;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锂离子 电极 电池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在制备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片包括复合集流体和涂布于集流体表面的正电极浆料;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包括复合铝集流体;所述复合铝集流体包括表面有凹孔的铝基材、分别涂覆于铝基材两面的第一缓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缓蚀导电层由缓蚀剂和导电聚合物共混组成;所述导电聚合物的HOMO值小于-11eV;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搭载客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Ⅰ、聚合物粘结剂和导电碳共混组成;所述搭载客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Ⅰ的HOMO值小于-11eV;
所述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复合铝集流体制作:在惰性气氛下,将缓蚀剂和导电聚合物用溶剂在50~120℃下溶解,形成缓蚀导电溶液;将表面有凹孔的铝基材浸入缓蚀导电溶液,搁置3~10h,在60~150℃下将缓蚀导电溶液蒸干,得到涂覆有第一缓蚀导电层的铝集流体;将搭载客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Ⅰ、聚合物粘结剂、导电碳材料和溶剂混合形成导电浆料,通过溶剂的用量调整浆料黏度为1000~6000 mPa·S;通过涂布或丝网印刷将浆料覆盖在铝集流体的第一缓蚀导电层表面,烘干即可,所述客体分子为金刚烷;
S2:正电极制作:在低露点环境下,将聚合物粘结剂和搭载主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Ⅱ溶于NMP中,使得聚合物粘结剂和搭载主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Ⅱ的总浓度为1%~8%;再加入正极导电剂,并高速搅拌,再加入正电活性材料,继续高速搅拌,形成正电极浆料;将电极浆料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待溶剂烘干后,将形成的电极辊压、冲片制成正电极;所述主体分子为环糊精;
S3:预锂化负电极制作:在低露点环境下,将负极粘结剂溶于NMP中,使得负极粘结剂的浓度为1%~10%;再加入导电剂并进行高速搅拌;再加入负电极活性材料继续搅拌,形成负电极浆料;将电极浆料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溶剂烘干后,将形成的电极辊压、冲片后制成负电极;将锂箔用有机电解液浸润,再辊压到负电极表面,搁置即可;
S4: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制作:在低露点环境下,将制成的正电极、预锂化负电极与隔膜采用叠片或卷绕的方法制成干电芯,极耳焊接后采用铝塑膜进行封装,将有机电解液注入干电芯后预抽真空制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S5:电池化成:将制得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极耳固定,在常温条件下,以0.02C~0.5C倍率充电2~4h,然后在40~55℃烘箱内搁置10~24h,再在-10~10℃低温条件下以0.02C~0.5C倍率充电恒流充电至截止电位;电池二次抽真空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在制备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浆料包含氧化电位大于4.5V vs. Li/Li+的正电活性材料、正极导电剂、聚合物粘结剂和搭载主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Ⅱ;所述搭载主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Ⅱ的HOMO值小于-11eV;所述正电活性材料为尖晶石结构的镍锰酸锂、铁锰酸锂、钴锰酸锂、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钴锂、磷酸镍锂,反尖晶石结构的钒酸镍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在制备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选自氟化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氟化聚丙烯酸树脂、氟化聚苯乙烯树脂、氟化丙烯酸酯类、氟化磷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导电聚合物为导电氟化聚吡咯、导电氟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在制备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氟化环氧树脂、氟化酚醛树脂、氟代聚乙烯醇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搭载客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Ⅰ中客体分子为金刚烷,聚合物粘结剂Ⅰ选自聚偏氟乙烯、氟化环氧树脂、氟化酚醛树脂、氟代聚乙烯醇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搭载主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Ⅱ中主体分子为环糊精,聚合物粘结剂Ⅱ选自聚偏氟乙烯、氟化环氧树脂、氟化酚醛树脂、氟代聚乙烯醇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电压锂离子正电极极片在制备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蚀导电层的厚度为10nm ~100nm;所述缓蚀剂和导电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1:3;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为0.1μm-10μm;所述搭载客体分子的聚合物粘结剂Ⅰ、聚合物粘结剂和导电碳共混的质量比为1:1:8~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1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