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放清单构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4024.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尹航;黄志辉;马帅;田苗;王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7/18;G07C5/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李波;王颖慧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放 清单 构建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放清单构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划分若干个网格;确定每个车辆在每个网格中对应的若干个采样周期;计算每个车辆在每个采样周期内的污染物排放量;将每个车辆在每个网格对应的若干个采样周期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叠加以得到每个车辆在每个网格的排放量;汇总所有车辆在每个网格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排放清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排放清单构建方法并不能支持高分辨率的排放清单建设和空间精准化管理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环境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放清单构 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机动车也逐渐成为氮 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来源。为了分析区 域内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例如排放量、排放浓度等),目前采用的方法是 建立各类污染物排放清单。污染物排放清单是一个区域一段时间内各类污 染物排放量的明细,也是了解一个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进行污染减 排的基础数据。但是,目前污染物排放清单通常计算的是一个区域整体的 污染物排放量,区域内各部分(如区域内各道路中的不同路段)的具体排 放量等情况并不明确。因此,目前的排放清单构建方法并不能支持高分辨 率的排放清单建设和空间精准化管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放清单构建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目 前的排放清单构建方法并不能支持高分辨率的排放清单建设和空间精准 化管理需求的问题。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排放清单的构建方法。该 方法通过将目标区域划分网格,并对每个网格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计算, 以提升排放清单空间分辨率。并且计算车辆经过该网格时所对应的采样周 期的数量,并将该网格中对应的采样周期的排放量进行叠加,从而获取所 有车辆在每个网格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情况。通过该计算方式有效保证了每 个网格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精确性,有利于高分辨率的排放清单的建设。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放清单构建方法,包括:将目标 区域划分若干个网格;确定每个车辆在每个网格中对应的若干个采样周 期;计算每个车辆在每个采样周期内的污染物排放量;将每个车辆在每个 网格对应的若干个采样周期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叠加以得到每个车辆在 每个网格的排放量;汇总所有车辆在每个网格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量,以获 取所述目标区域的排放清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个车辆在每个网格中对应的若干个采样 周期包括:检测每个采样周期开始时刻的行驶位置和/或采样周期结束时刻 的行驶位置;将所述行驶位置与所述网格进行匹配,以确定每个网格对应 的采样周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包括:所述采样周期开始时刻的行驶位置 在所述网格中;或所述采样周期结束时刻的行驶位置在所述网格中;或所 述采样周期开始时刻的行驶位置和采样周期结束时刻的行驶位置均在所 述网格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采样周期内的污染物排放因 子和行驶距离计算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驶距离根据采样周期内车辆的定位信息进行 计算。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所述污染物排放因子进行修正,包括:根 据环境修正因子、车辆速度修正因子、车辆劣化修正因子和车辆其他使用 条件修正因子的一种或多种对所述污染物排放因子进行修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染物排放因子的计算公式包括:
式中:EFi,po,s表示车辆i在s时刻的污染物po的排放因子;BEFi,po表 示车辆i的污染物po的综合基准排放因子;表示环境修正因子;γs表示 车辆在s时刻的速度修正因子;λ表示车辆劣化修正因子;θ表示车辆其 他使用条件修正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