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3175.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雯锦;刘素红;李永杰;袁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7/02;C22B30/04;C22B7/04;C22B13/02;C22B9/0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李秋红 |
地址: | 459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将高砷铅冰铜和吹炼渣/含铅渣料与硫铁矿、焦炭和石灰石连续加入底吹熔炼炉中进行混料;通过熔炼炉底部的氧枪向炉内通入氧气和天然气进行加热熔炼反应,熔炼反应中砷进入烟气经收尘后产出烟尘,铜经底吹熔炼过程进入铜锍产出高铜低铅冰铜,高砷铅冰铜和吹炼渣/含铅渣料中的铅进入高铅渣;产出的烟尘进入砷处理车间,制成三氧化二砷副产品;产出的高铜低铅冰铜进行氧化吹炼产出粗铜;产出的高铅渣进入铅系统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粗铅;最后完成砷、铜、铅的分离。本发明方法具有提高生产能力、直收率较高的优点,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将渣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即是一种高效清洁回收高砷铅冰铜中砷、铅、铜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除铜渣冶炼过程中产生一种高砷铅冰铜,其主要成分为Cu、Pb、As三种元素,含量分别为35~45%、25~35%和2~20%。该高砷铅冰铜中铜含量较低,铅、砷含量较高。若直接进入铜吹炼系统吹炼为粗铜会导致铜的直收率较低、粗铜含砷较高。
目前,针对该类冰铜的处理技术有:发明专利申请CN109778230 A公开了一种高砷冰铜电解分离铅和铜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以纯铅为阴极板、硅氟酸为电解液进行湿法电解,从而分离铅、铜的方法。但是该方法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专利CN106756045 B公开了一种从铅冰铜中浸出铜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以铅冰铜为原料,通过蒸汽加热精确控制反应条件,从而提高铜浸出率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易精确控制反应条件。
发明专利申请CN103320614 B公开了一种铅冰铜火法处理工艺,该工艺利用焦炭与铅冰铜中的主要元素铅和铜的硫化反应,熔铸成合金的方法,对铅冰铜中的有价金属进行回收。该方法虽然可以使铅冰铜中的金属元素被有效回收,但是资源消耗大且不能对系统中产生的渣料进行资源化处理。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背景技术中关于高砷铅冰铜现有处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清洁分离回收高砷铅冰铜中铅、砷、铜的生产方法,即一种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提高生产能力、直收率较高的优点,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渣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高砷铅冰铜和吹炼渣/含铅渣料为主要原料,以硫铁矿、焦炭和石灰石为辅料,将主要原料和辅料经定量给料机连续加入底吹熔炼炉中进行混料;
b、将主要原料及辅料加入底吹熔炼炉时,通过熔炼炉底部的氧枪向炉内通入氧气和天然气进行加热熔炼反应,熔炼反应过程中控制炉内温度为900~1100℃,熔炼炉烟气出口的压力控制为-10~-15Pa;熔炼反应过程中砷进入烟气经收尘后产出烟尘,铜经底吹熔炼过程进入铜锍产出高铜低铅冰铜,高砷铅冰铜和吹炼渣/含铅渣料中的铅进入高铅渣;
c、步骤b产出的烟尘进入砷处理车间,制成三氧化二砷副产品;产出的高铜低铅冰铜进行氧化吹炼产出粗铜;产出的高铅渣进入铅系统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粗铅;最后完成砷、铜、铅的分离。
根据上述的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步骤a中所述高砷铅冰铜和吹炼渣/含铅渣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7~2.5:1。
根据上述的高砷铅冰铜脱砷脱铅的生产方法,步骤a中所述硫铁矿的加入量为高砷铅冰铜总质量的5~10%,所述焦炭的加入量为高砷铅冰铜总质量的10~14%,所述石灰石的加入量为高砷铅冰铜总质量的1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