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3131.5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时玉军;蒋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锋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C02F5/12;C23F11/12;C23F11/14;C23F11/17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束晓前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包 锅炉 水处理 复合 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的原料包括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下列各组分:咪唑啉酰胺2%~10%、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溶液0.2%~1%、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2%~25%、单宁酸钠2%~20%、聚天冬氨酸0.1%~3%、乙二胺四乙酸2%~10%,其余为水。该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提高了锅炉防腐蚀、防结垢和防积盐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锅炉的排污量,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做到了环保排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的锅炉行业,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以磷酸三钠为代表的磷酸盐作为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的药剂,以达到锅炉炉内阻垢、防腐的目的。磷酸盐以成本低廉、溶液配制简单、供应普及等特点,在锅炉行业已使用了近四十年。作为锅炉炉内水的处理药剂,磷酸盐基本可满足要求。
但随着锅炉行业节能减排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磷酸盐的先天性缺陷—锅炉排污率高的缺点日渐突出,如:热电联产行业使用磷酸盐锅炉排污率一般在2%~5%,这主要是因为使用磷酸盐作为水处理药剂时,炉水在汽包内的浓缩倍率一般在20~30之间,超过就必须排污,否则炉水就不能达到国家标准。锅炉排污水温度高、排量大,存在大量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此外,使用磷酸盐药剂还存在汽包蒸汽带盐、人工操作劳动强度、排污水含磷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磷酸盐药剂导致锅炉排污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其原料包括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下列各组分:咪唑啉酰胺2%~10%、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溶液0.2%~1%、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2%~25%、单宁酸钠2%~20%、聚天冬氨酸0.1%~3%、乙二胺四乙酸2%~10%,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其原料包括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下列各组分:咪唑啉酰胺4%、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溶液1%、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9%、单宁酸钠9%、聚天冬氨酸0.5%、乙二胺四乙酸4%,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其原料包括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下列各组分:咪唑啉酰胺5%、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溶液1%、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10%、单宁酸钠6%、聚天冬氨酸1%、乙二胺四乙酸3%,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其原料包括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的下列各组分:咪唑啉酰胺6%、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溶液0.5%、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8%、单宁酸钠8%、聚天冬氨酸1%、乙二胺四乙酸5%,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中胺基的重量百分含量大于或者等于35%。
进一步地,所述单宁酸钠的纯度大于或者等于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反应釜内加入水,并加热至30℃~40℃,然后依次加入单宁酸钠、乙二胺四乙酸、聚天冬氨酸混合;
S2、在第二反应釜内加入水,并加热至55℃~65℃,然后依次加入三羟甲基丙烷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溶液、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咪唑啉酰胺混合;
S3、将所述第二反应釜内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反应釜内,即得到所述汽包锅炉炉内水处理用复合药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釜内加入的水与所述第二反应釜内加入水的重量比为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锋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锋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