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2324.9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堂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煌中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33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远程教育 室外 可以 移动 电脑 电源 插接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远程教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包括插座,所述插座的右侧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内部开设有型腔,所述拉杆远离拉绳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所述过渡板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左侧设置有插管,所述插管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卡块,所述插管的外侧且位于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插孔。该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通过卡块与插孔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时,防止移动电脑断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教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
背景技术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或互联网等传播媒体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降低教学成本,在当今教育领域中,远程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有远程教育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当需要通过移动电脑时,电脑所携带的电源便会被同步携带,而由于教育空间中学生较多,故学生的走动十分密集,又电源线是散落在地面上的,故当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时,电源线便会被拉扯导致插头拔出插座,进而使得移动电脑断电,对教学不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具备在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时,防止移动电脑断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当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时,电源线便会被拉扯导致插头拔出插座,进而使得移动电脑断电,对教学不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时,防止移动电脑断电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包括插座,所述插座的右侧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内部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拉绳远离过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拉绳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所述过渡板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左侧设置有插管,所述插管的侧面穿插设置有卡块,所述插管的外侧且位于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插孔。
优选的,所述插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杆。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防止拉杆在被拉动时卡死。
优选的,所述导线位于插头凹槽内的部分设置成S形,随着导线被拉扯,使得导线具有一定移动距离。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被设计成两段,且通过挤压弹簧连接,对限位架移动造成一定阻挡。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设置成L形状,且初始时右侧被限位板阻挡。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的侧面设置有三角块,且在初始时与卡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卡槽,且与卡块相互契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远程教育的室外可以移动电脑电源插接机构,通过卡块与插孔的配合使用,在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即导线时,卡块会被限位架侧面的三角块挤压移动,插入到插孔内部设置的矩形卡槽内,进而限制了插管的移动,故插头不会脱离插座,移动电脑不会断电,从而达到了在学生不小心踢到电源线时,防止移动电脑断电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煌中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煌中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