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92271.0 | 申请日: | 2021-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邵力强;许忠文;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谐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意 速率 遥测 信号 自适应 接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装置及方法,接收到的PCM/FM体制的中频遥测信号,通过ADC采集为数字信号,信号在速率粗估模块的作用下,完成对遥测符号率的初步估计,根据估计值对抽取速率进行配置,任意速率的抽取根据速率估计的粗值动态调整抽取倍数,完成任意速率的抽取;速率跟踪模块根据粗估的结果以及任意抽取后的信号特征,进行速率的精准跟踪;检测信号是否失步,给状态机汇报状态;状态机根据当前的状态控制进行再次进行粗估,是否进行译码输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速率接收费时费力的问题,能够不需要做任何的配置就能自动适应100‑20Msps的任意PCM/FM遥测系统的接收,提高了外场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遥测技术起源于航空、航天领域,此后被广泛运用于飞机、火箭、导弹和航天器,遥测的军事应用的推广,反过来也极大地促进了遥测技术的发展,现代遥测系统更是将传统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链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和遥测技术紧密结合,将遥测业务从传统的状态数据传输发展到高速视频、图像、文本等多样信息传输,这对遥测业务的传输距离、传输容量、测量精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远距离和高质量遥测传输的场景下,中继遥测技术被广泛的使用,使得现代的遥测系统无论是系统的复杂度,还是集成度都大大增加。最明显的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所和任务需求,体制类似的遥测系统的符号速率都差别很大,已知现有遥测系统的符号速率多达30多种,未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和硬件特点,系统的符号速率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速率的不同,需要准备大量的遥测接收终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装置,包括ADC模块、速率粗估模块、任意速率抽取模块、速率跟踪模块、失步检测模块、状态机以及译码输出模块;
所述任意速率抽取模块分别与ADC模块、速率粗估模块以及速率跟踪模块连接,所述速率粗估模块分别与ADC模块、状态机以及失步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失步检测模块分别与状态机以及速率跟踪模块连接,所述译码输出模块分别与速率跟踪模块以及状态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ADC模块用于采集数字信号;所述速率粗估模块用于对数字信号的遥测符号率进行初步估计;所述任意速率抽取模块用于根据速率估计的粗值动态调整抽取倍数,完成任意速率的抽取;所述速率跟踪模块用于根据粗估的结果以及任意抽取后的信号特征,进行速率的精准跟踪;所述失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信号是否失步,并将失步状态反馈至状态机;所述状态机用于控制是否需要再次粗估以及控制译码输出;所述译码输出模块用于将信号译码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装置,针对现有PCM/FM体制的任意速率进行接收,并且具有自动速率切换和跟踪的能力。
(2)本发明代替了大量不同速率的遥测接收机,并且无需繁琐的配置,使用简单,大大提升的测试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一种任意速率遥测信号的自适应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PCM/FM体制中的中频遥测信号,并通过ADC模块采集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分别传输至任意速率抽取模块和速率粗估模块;
S2、通过状态机控制速率粗估模块对数字信号进行遥测符号率的初步估计,并将初步估计结果传输至任意速率抽取模块;
S3、根据初步估计结果,并通过任意速率抽取模块调整抽取倍数,进行任意速率数字信号的抽取,得到抽取信号;
S4、将抽取信号传输至速率跟踪模块,并通过速率跟踪模块进行速率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谐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谐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