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钻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1327.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白艳珍;李卫兵;陈哲;焦汝康;黄洪强;吴庆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Q3/00;B23Q1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钻孔 设备 | ||
1.一种自动化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固定设于机体上的滑轨(2)、可移动设于滑轨上的升降座(3)、设于升降座上的夹持装置(4)、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升降座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夹持装置整体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转动设于升降座上的齿盘(41)、固定设于齿盘上的固定环(42)、转动设于固定环上的转环(43)、等距环形分布且一端固定设于转环上的多个第一固定轴(44)、转动套设于第一固定轴上的弧形摩擦片(45)、固定设于弧形摩擦片上的延长板(46)、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弧形摩擦片和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扭簧(47)、与第一固定轴一一对应且一端转动设于固定环上的第一转杆(48)、转动设于第一转杆另一端上的第一滚轮(49)、固定设于齿盘上的导向环(410)、等距环形分布且转动设于导向环上的多个第二固定轴(411)、转动套设于第二固定轴上的第二转杆(412)、转动设于第二转杆两端上的两个第二滚轮(413)、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二转杆和第二固定轴上的第二扭簧(4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设于齿盘上的环形槽(61)、设于环形槽内的第一弧形槽(62)和第二弧形槽(63)及第三弧形槽(64)、等距环形分布且一端固定设于升降座上的多个基座(65)、转动设于基座上且位于第一弧形槽内的第一滚珠(66)、一端转动设于基座上的第一支撑杆(67)及第二支撑杆(68)、转动设于第一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二弧形槽内的第二滚珠(69)、转动设于第二支撑杆上且位于第三弧形槽内的第三滚珠(610)、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齿轮(611)、固定设于第二支撑杆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612)、设于齿盘上方的压板(613)、转动设于压板上且套设于齿盘外侧的内齿盘(614)、等距环形分布转动设于升降座上且分别与齿盘和内齿盘啮合设置的多个第三齿轮(615)、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升降座和压板上的四个液压缸(616)、设于齿盘上的圆槽(617)、设于圆槽内的半圆槽(618)、设于圆槽内的第四弧形槽(619)、一端固定设于压板上的底座(620)、转动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半圆槽内的第四滚珠(621)、等距环形分布且一端转动设于底座上的多个第三支撑杆(622)、转动设于第三支撑杆上且位于第四弧形槽上的第五滚珠(623)、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三齿轮转动的动力组件(6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24)包括一端转动设于升降座上的主动轴(6241)、固定套设于主动轴上且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四齿轮(6242)、可移动套设于主动轴上的第一套管(6243)、套设于第一套管外侧的第二套管(6244)、固定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第二套管转动的电机(6245)、等距环形分布转动设于第一套管上的多个弧形板(6246)、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套管上且另一端可移动设于弧形板上的第一弹簧片(6247)及第二弹簧片(6248)、设于相邻两个弧形板中间且固定设于第一套管上的固定块(6249)、转动设于固定块上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相邻两个弧形板上的第一弹簧伸缩杆(6250)、固定设于第二套管上的环形滑轨(6251)、等距环形分布且可移动设于环形滑轨上的多个第一滑块(6252)、一端固定设于弧形板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二弹簧伸缩杆(6253)、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滑块和第二套管上的第一弹簧(62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包括轨体(21)、设于轨体上的两个滑槽(22)、固定设于轨体上的第一腔体(23)、可移动设于第一腔体内的活塞板(24)、设于活塞板上的第一单向阀(25)、设于第一腔体低端的第二单项阀(26)、设于第一腔体上端的第三单向阀(27)、一端固定设于活塞板上的第三弹簧伸缩杆(28)、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活塞板和第一腔体底部的第二弹簧(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13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