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校准炉用保温能力调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946.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方鹏;徐震震;张开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磐然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校准 保温 能力 调节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校准炉用保温能力调节结构,包括上风门、下风门及传动杆,所述上风门安装于炉芯的顶部开口,所述下风门安装于炉芯的底部开口,所述传动杆沿炉芯方向垂直放置,同时所述传动轮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风门及所述下风门连接,在所述下风门与所述传动杆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驱动杆,两个所述驱动杆分别与所述下风门及所述上风门连接;本申请的结构精巧,能够快速调节炉体的保温能力,使得高温时,保温能力加强;低温时,保温能力减弱,从而实现了快速升降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易于实现低温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校准炉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校准炉用保温能力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干体炉是利用固体金属块良好的导热、均热性能制作的便携式温度源,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升降温速度快等特点,非常适合工业现场和实验室使用。
在干体炉的使用中,如何实现其温度的控制,尤其是低温控制,是现有技术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校准炉用保温能力调节结构,结构精巧,能够快速调节炉体的保温能力,使得高温时,保温能力加强;低温时,保温能力减弱,从而实现了快速升降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易于实现低温控制。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校准炉用保温能力调节结构,包括上风门、下风门及传动杆,所述上风门安装于炉芯的顶部开口,所述下风门安装于炉芯的底部开口,所述传动杆沿炉芯方向垂直放置,同时所述传动轮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风门及所述下风门连接;
在所述下风门与所述传动杆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两个驱动杆,两个所述驱动杆分别与所述下风门及所述上风门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传动原理,在需要快速降温时,通过任一驱动杆转动,控制打开上风门及下风门,实现快速降温,当需要快速升温时,也通过任一驱动杆转动,控制关闭上风门及下风门,减少降温因素,实现快速升温,当要实现低温控制时,如想要将温度控制在较低温度,因为加热腔周围有一层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不利于散热,若想实现较好的控温效果,加热能力和降温能力需平衡,因此在低温控制中,通过打开风门,大幅度降低保温能力,从而优化低温控制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下风门包括下基板、多个转动杆及在多个所述转动杆上安装的下叶片,在所述下基板的每个角设置有啮合腔,同时在所述下基板的每个边上均安装有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平行其所在的边设置,且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于两个所述啮合腔中,在所述下传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锥齿轮,位于同一个所述啮合腔中的两个所述转动锥齿轮啮合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下基板采用齿轮传动的原理,使得多个转动杆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多个转动锥齿轮实现同步的转动,得以带动其上安装的下叶片转动,实现对下基板中心开口的大小的改变,上下风门的开合角度是可以线性调节的,不限于完全打开或关闭,可以通过驱动杆来控开合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风门包括上基板、多个转动杆及在多个所述转动杆上安装的上叶片,在所述上基板的每个角设置有啮合腔,同时在所述上基板的每个边上均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平行其所在的边设置,且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于两个所述啮合腔中,在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锥齿轮,位于同一个所述啮合腔中的两个所述转动锥齿轮啮合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上基板也采用齿轮传动的原理,使得多个转动杆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多个转动锥齿轮实现同步的转动,得以带动其上安装的上叶片转动,实现对上基板中心开口的封闭或开合。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驱动杆分别伸入所述上基板及所述下基板中的一个所述啮合腔中,且连接于一个所述转动杆或所述转动杆的所述转动锥齿轮的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磐然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安磐然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