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8942.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阳市悦心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M13/00;G01N33/02;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郭琨 |
地址: | 515548 广东省揭阳市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旋转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包括:电控炒茶机械,包括封装外壳、电控箱、平衡螺栓、感应开关、脚架结构、不锈钢内筒、尼龙轮体、手动点火开关和湿度测量设置;角度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内筒的旋转轴内,用于测量所述不锈钢内筒的当前旋转角度;画面捕获机构,嵌入在所述不锈钢内筒的筒壁上,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旋转偏离角度在一个360度旋转周期内执行对所述不锈钢内筒的筒内茶叶翻滚场景的多次画面捕获操作。本发明的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由于能够引入获取反映筒体内部整体场景的捕获画面的针对性视觉采集机制,同时对筒体内部整体场景中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和报警,从而避免各种炒茶异常场景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使用炒茶机械执行筒内茶叶翻滚炒作的过程中,由于筒体处于不断翻转状态,因此很难获取到能够反映筒体内部整体场景的捕获画面,进而无法对筒体内部整体场景中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例如,无法对筒体内部整体场景中残缺茶叶占据比例以及虫体存在数量进行现场检测和分析,导致炒茶成品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能够引入获取反映筒体内部整体场景的捕获画面的针对性视觉采集机制,在此基础上,对筒体内部整体场景中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进而执行相应的报警操作,从而为炒茶成品质量提供保障。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以下三条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1)引入设置在不锈钢内筒的旋转轴内的角度检测机构,用于测量所述不锈钢内筒的当前旋转角度,所述当前旋转角度为相对于所述不锈钢内筒在默认位置时的旋转偏离角度,同时引入画面捕获机构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旋转偏离角度在一个360度旋转周期内执行对所述不锈钢内筒的筒内茶叶翻滚场景的多次画面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多张翻滚场景画面,从而完成对不锈钢内筒整体周身环境的有效画面提取;
(2)对不锈钢内筒整体周身环境的有效画面中残叶占据所有茶叶的比例进行解析,并在解析获得的比例超限时,执行与残叶过多相关的报警操作;
(3)对不锈钢内筒整体周身环境的有效画面中虫体检测数量进行解析,并在虫体检测数量超限时,执行与虫体过多相关的报警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电控炒茶机械,包括封装外壳、电控箱、平衡螺栓、感应开关、脚架结构、不锈钢内筒、尼龙轮体、手动点火开关和湿度测量设置。
更具体地,在所述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中:
在所述电控炒茶机械中,所述不锈钢内筒为圆筒结构且铸造材料为304不锈钢材料,所述封装外壳用于包裹所述不锈钢内筒。
更具体地,在所述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中:
在所述电控炒茶机械中,所述尼龙轮体设置在所述封装外壳和所述不锈钢内筒之间。
更具体地,在所述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中:
在所述电控炒茶机械中,所述手动点火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以及所述封装外壳设置在所述脚架结构上,所述封装外壳通过平衡螺栓与所述脚架结构连接。
更具体地,在所述炒茶机械旋转检测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角度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内筒的旋转轴内,用于测量所述不锈钢内筒的当前旋转角度,所述当前旋转角度为相对于所述不锈钢内筒在默认位置时的旋转偏离角度;
画面捕获机构,嵌入在所述不锈钢内筒的筒壁上,与所述角度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旋转偏离角度在一个360度旋转周期内执行对所述不锈钢内筒的筒内茶叶翻滚场景的多次画面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多张翻滚场景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阳市悦心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揭阳市悦心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