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高精度一体化智慧截流提升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582.X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许令成;夏显明;刘统昭;许令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弛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042;E03F5/10;E03F5/14;E03F1/00;G05D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精度 一体化 智慧 截流 提升 | ||
本发明属于城镇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新型高精度一体化智慧截流提升井,针对现有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流入井内水质情况及径流面积的大小,截流井周边排水设施综合因素,没有充分考虑整个片区的降雨量,对排放至河道的雨水判断不精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筒体,筒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筒体内设置有截流提升井,截留提升井内设置有格栅导轨,格栅导轨内滑动安装有提篮格栅,筒体内设置有截污井,截污井底部设置有两个水泵,两个水泵均位于筒体内。本发明可以对水质和井内水量进行分析,可以考虑多种排水因素,可以考虑到降雨情况,可以精准的判断排水量,判断精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镇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高精度一体化智慧截流提升井。
背景技术
污水截流井是合流管道中一个重要的附属构筑物,为了使新建,改建,扩建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污水截流井的设计做到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其中介绍的传统截流井的设计计算,传流截流井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含有简单的合流进水口,出水口与截污口,采用的截流方式为堰、槽或堰槽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将污水截流至污水管道,雨水截流至雨水管道。但通过实际来看,雨水与污水只是靠前期做好的设施来进行雨污分流,其堰或槽的高低都是根据一定的数据来测定,但实际降雨的大小,污水的多少均是经常变化的,而提前做好的设施(如堰、槽)则不能根据变化进行调整,这样使得雨污分流的效果并不理想。即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来在截污口与排水口增加闸门,根据液位及降雨量来调节闸门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实现雨污分流,但液位只是测量液位浮球的高低,雨量计虽可以测量降雨量,可以设置为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将截污口液压闸门门关闭,排水口液压闸门门打开。
现有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流入井内水质情况及径流面积的大小,截流井周边排水设施等综合因素,而且一台截流井只配一台雨量计,只能测量本台截流井附近的附雨量,而没有充分考虑整个片区的降雨量,假如截流井周边有施工,有沙土,污泥等,即使降雨量增加,水位上升,但流入截流井内的水质仍为污水。又比如仅通过雨量计,雨量达到什么程度打开闸门要靠个人经验,并且雨量的大小精确度无法估计,还要考虑井周边的排水情况,有时雨量虽小但流入井内的水量较大,有时雨量大但流入井内的水量小,故仅仅通过液位与雨量计来分辨污水是否可以排放至河道的雨水是不理想、不精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流入井内水质情况及径流面积的大小,截流井周边排水设施综合因素,没有充分考虑整个片区的降雨量,对排放至河道的雨水判断不精确的缺点,而提出的新型高精度一体化智慧截流提升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高精度一体化智慧截流提升井,包括筒体,筒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筒体内设置有截流提升井,截留提升井内设置有格栅导轨,格栅导轨内滑动安装有提篮格栅,筒体内设置有截污井,截污井底部设置有两个水泵,两个水泵均位于筒体内,两个水泵上均连接有压力管道,两个压力管道上连接有同一个污水管网,污水管网上设置有排污泵出水口,排污泵出水口上连接有潜污泵,压力管道上设置有压力管道软连接、止回阀和闸阀,筒体上连接有截污口,截污口上连接有截污口液压闸门,筒体内设置有静压式液位仪,排水口内设置有排出水口水质传感器,截污口内设置有截污口水质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截流提升井的顶口设置有第一井盖,截污井的顶口设置有第二井盖,第一井盖和第二井盖内均设置有安全格栅,第二井盖上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进口软连接和浮球开关,进水口与提篮格栅相连。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口液压闸门,排水口液压闸门上连接有阀门固定支架,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口软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扶梯,扶梯位于第二井盖下侧。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连接有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弛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弛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