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88441.8 申请日: 2021-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3349376A 公开(公告)日: 2021-09-07
发明(设计)人: 赵黎明;梁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125 分类号: A23L33/125;A23L33/105;A23L33/10;A61K36/9066;A61P1/16;A61P3/06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褚明伟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寡糖 基降脂护肝 特殊 医学 用途 配方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技术领域。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由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寡糖2‑8份、由10‑30份中草药获取的中草药提取物、辅料2‑1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配方中含有功能性寡糖,同时中草药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复合多糖、黄酮类、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很好地起到护肝、改善脂质代谢、改善氧化应激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生活方式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肥胖及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包括脂肪肝等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发展包括非酒精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影响的人数众多,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经过很多研究者的实验探究有了一定的进展,其中较为经典的理论是Day和James提出的“双重打击假说”。“第一重打击”是长期的营养饮食过剩而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了肝脏中脂肪变性,在肝脏中过量累积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第二重打击”是由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或线粒体的功能障碍使得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发展至肝脏炎症及肝脏纤维化,情节严重则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现有的发病机制进行补充,“双重打击假设”逐渐演变为“多重打击假设”,指出了胃肠道与肝脏的紧密联系,即肠-肝轴的紊乱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包括肠道屏障破坏,肠道菌群在肠道中的易位和炎症反应。

特医食品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016年7月颁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类配方食品。在欧美及日本特医食品的发展较早,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开始拓展特医食品这一领域,颁布了各项标准及规定。

由于目前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方式通常为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严重时进行手术治疗,但服用药物会出现副作用,同时目前还没有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出现。通过摄入天然来源的食源性物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改善既比生活方式干预更为有效,而又无药物干预的副作用,更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降脂护肝类中成药有血脂康、消脂护肝胶囊等,但这些品种普遍存在有效成分不明确,服用量大,服用不方便及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市场上降脂护肝产品存在的不足与未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针对性药品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功能性寡糖降脂护肝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基础,秉承中医理论和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并结合现代科学实验的结果,提供了配方独特、科学合理、并具有互辅互乘之功效的一种用于降脂护肝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寡糖基降脂护肝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由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寡糖2-8份、由10-30份中草药获取的中草药提取物、辅料2-15份。

本发明以寡糖为主要功能成分,复配中草药共同发挥降脂护肝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寡糖选自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或低聚氨基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寡糖的平均分子量在1000Da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