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点采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899.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杰;汪斌强;张大磊;范幸涛;王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信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点 采集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通信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点采集设备,包含:箱体,收发天线,及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源模块、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功放模块、滤波器和双工器;收发天线通过馈线与箱体内的基带处理单元连接,射频拉远单元通过功放模块分别与双工器和滤波器连接,其中,射频拉远单元包含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多个射频子单元,每个射频子单元设置有多个射频通道。本发明采用BBU+RRU无线移动通信宏基站侦码技术,发射/接收天线和馈线悬挂在外,其余模块全部集成在机箱内,完全一体化,基带板可支持发射1.8G/1.9G/2.1G/2.3G/2.6GHz频段内的任意频点,可以同时输出12个频点,几乎涵盖了工信部分配给三大运营商频段内的所有常用频点,复杂区域采集率、功放转化效率高。
本发明是原申请号为CN2018110048062、申请日为2018.8.30、发明名称为热点采集设备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点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小区等区域范围内手机信号进行采集,多采用小基站技术方案。小基站主要用于补盲场景中,应用场景比较狭窄。但是,在高频率高带宽的4G时代,小基站因其可以提高整体系统容量的本质,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重要网络组成部分。小基站可以根据其应用时的所在位置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满足家庭应用的家用型基站、满足小型或零售企业应用的企业级/室内基站、满足公共场所应用的室外基站。小基站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并发处理能力差,小站方案一般为32路并发,容量小,无法应对短时间密集人流量信息采集;稳定性差,因小站是由家庭基站“femto”衍生而来,所以设备很多元器件不是工业级的,无法应对室外长时间运行。热点采集设备几乎都是在室外各种不确定的环境下运行,且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设备要适应严寒酷暑,高温湿热环境;输出频点少,小站方案一般最多输出6个频点,而现阶段随着4G网络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三大运营商公网使用的频点不断增加,据统计运营商常用频点有10个左右,若采用同频方案,6个频点根本无法满足采集率要求;虽然有个别厂家采用宏站技术方案,但集成度不高,体积比较大,有些厂家设备甚至无法把FDD-LTE和TD-LTE集成到一起,无法做到移动、联通和电信一体化采集,施工时甚至采取“背靠背”安装方式,施工难度大,设备隐蔽性差;功放效率低,一些厂家的设备功放转化效率比较低,功耗大,10W输出工作时的峰值电流达到2A,功放转化效率低,发热量大,有稳定性隐患,与当前提倡的节能减排主旋律不相适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点采集设备,采用BBU+RRU无线移动通信宏基站侦码技术,运用仿真基站原理,便于对敏感人群的侦控。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热点采集设备,包含:箱体,收发天线,及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源模块、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功放模块、滤波器和双工器;收发天线通过馈线与箱体内的基带处理单元连接,射频拉远单元通过功放模块分别与双工器和滤波器连接,其中,射频拉远单元包含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连接的多个射频子单元,每个射频子单元设置有n个射频通道,n为正整数。
上述的,射频拉远单元包含4个射频子单元,基带处理单元设有多个逻辑接口;该4个射频子单元分别通过传输线与基带处理单元的逻辑接口连接。
上述的,所述n为3,每个射频子单元通过3个射频通道发射信号。
上述的,电源模块包含用于将交流市电输入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转换子模块及用于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稳压子模块。
上述的,所述的功放模块包含上行放大子模块和下行放大子模块,其中,上行放大子模块用于放大上行信号功率;下行放大子模块用于放大下行发射信号功率。
优选的,下行放大子模块中设置有不同功率大小的放大器。
上述的,所述的传输通道为用于与后台管理中心进行通讯的无线数据传输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信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信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