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87740.X | 申请日: | 202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武智晖;郭志伟;刘辉;徐海勇;陶涛;尚晶;江勇;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聂俊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在线 伸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个时间周期内各计算线程Task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数据积压量,以计算CPU平均使用率、内存平均使用率和数据平均积压量;
根据所述CPU平均使用率、内存平均使用率和数据平均积压量计算综合压力,以根据所述综合压力确定在线伸缩状态;所述在线伸缩状态包括扩张状态、维持状态和收缩状态;
根据所述在线伸缩状态,计算最新Task并行度;
根据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制定在线伸缩策略;
执行所述在线伸缩策略,实现对于流计算的在线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一个时间周期内各Task的数据积压量,具体包括:
在Task为数据源Task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一个时间周期内所述Task的输出缓冲区内的数据量,作为所述数据积压量;
在Task为数据输出Task或数据处理Task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一个时间周期内所述Task的输入缓冲区的数据量作为积压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CPU平均使用率、内存平均使用率和数据平均积压量计算综合压力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Pressureavg=CPUavg*CPUweight+MEMavg*MEMweight+Backlogavg*Backlogweight;
其中,Pressureavg为Task的综合压力;CPUavg为CPU平均使用率,CPUweight为CPU平均使用率的权重系数;MEMavg为内存平均使用率,MEMweight为内存平均使用率的权重系数;Backlogavg为数据平均积压量,Backlogweight为数据平均积压量的权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综合压力确定在线伸缩状态,具体包括:
在所述综合压力不大于收缩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收缩状态;
在所述综合压力小于收缩压力阈值,且所述综合压力大于扩张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维持状态;
在所述综合压力不小于扩张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扩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在线伸缩状态,计算最新Task并行度,具体包括:
在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为Task的当前并行度与收缩系数的乘积;
在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维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为Task的当前并行度;
在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扩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为Task的当前并行度与扩张系数的乘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计算的在线伸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制定在线伸缩策略,具体包括:
在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扩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制定在线伸缩策略,包括:基于Flink KeyGroup分配算法,根据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确定将Flink中的KeyGroup分配至各个Task的在线扩张策略,并获取分配后的KeyGroup与Task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KeyGroup的分布状态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位置;
在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制定在线伸缩策略,包括:基于Flink KeyGroup分配算法,将所有Task按照计算压力排序,并依次将计算压力最小的Task作为被回收的Task进行在线收缩,直至达到所述最新Task并行度为止;
在确定所述在线伸缩状态为维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在线伸缩策略为不执行在线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7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