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642.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范维;范滨;张胜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B29C51/42;B29C51/46;B29C51/26;B29C44/12;B29C44/34;B29C44/40;B29L31/30;B29K75/00;B29K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舒适 复合 车内饰 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制备工艺,涉及车内饰材料技术的领域,上述制备工艺包括加热炉升温、吸塑定型、整理和发泡等步骤,在发泡步骤中,将吸塑成品放入泡沫成型机中,将PE膜铺设在吸塑成品上,采用搅拌‑输送机中将聚氨酯发泡料搅拌4‑6s后,再操作搅拌‑输送机将聚氨酯发泡料添加到PE膜上,进行发泡,得到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本申请通过采用搅拌‑输送机自动搅拌聚氨酯发泡料,并将聚氨酯发泡料添加到泡沫成型机中,有助于减少人工操作,改善了人工移动原料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内饰材料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车内饰材料可以制成形式多样的汽车内饰件,是汽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车内饰材料一般是塑料材料,采用注塑和冲压的制造工艺制成汽车内饰件。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227735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的环保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原料烘干、加工原料的制备、稳定处理、加压处理、加热注塑成型、脱模去毛边、质检入库;其中,加热注塑工艺中需要将先将原料熔融,然后将熔融态的原料移动到注塑设备处,再将熔融态的原料加入注塑设备中,这一过程一般由操作人员手动完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原料的重量较大时,人工移动原料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人工移动原料较为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制备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加热炉升温:将加热炉的上加热板区升温至350±30℃,下加热板区升温至140±30℃;
S2、吸塑定型:将PVC材料送入加热炉中,在上加热板区350±30℃、下加热板区140±30℃的条件下,烘烤时间18±5S,再将PVC材料送入吸塑机中,进行吸塑定型,得到吸塑产品;
S3、整理:将吸塑产品进行冷却和修整,检验合格后,得到吸塑成品;
S4、发泡:将吸塑成品放入泡沫成型机的发泡模中,将PE膜铺设在吸塑成品上,采用搅拌-输送机将聚氨酯发泡料搅拌4-6s后,再操作搅拌-输送机将聚氨酯发泡料添加到PE膜上,发泡后,得到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输送机可以自动搅拌聚氨酯发泡料,然后可以自动将聚氨酯发泡料添加到泡沫成型机中,有助于减少人工操作,改善了人工移动原料较为不便的问题。
可选的,S2步骤中,吸塑时间为60±10S,吸塑机内的压力为-0.08~-0.1Mp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下,在上述吸塑时间内即可完成对PVC材料定型,有助于减少工作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吸塑产品的伤害。
可选的,S4步骤中,进行合模发泡2-4min后,将发泡后的产品表面的气泡放气,再合模14-16min后,得到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泡放气,有助于吸塑成品和PE膜紧贴在在聚氨酯发泡料上,使得制得的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表面平整,改善了舒适型复合车内饰材料的舒适性能。
可选的,所述搅拌-输送机包括搅拌件、料桶和用于移动料桶的输送件,所述搅拌件包括安装架、滑动车、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滑动车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滑动车上,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搅拌轴插设于料桶内,所述输送件与料桶相连,所述料桶上安装有下料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低质量影像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拉索集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