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轴型发动机试车台进气加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815.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孙维;陈毅能;彭彤;郭鲁奇;张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14 | 分类号: | G01M1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轴型 发动机 试车 台进气 加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轴型发动机试车台进气加温系统;包括: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用于控制空气的温度且将空气传递至发动机的进气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工作并反馈各组件的参数;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并用于连接发动机将所述加热系统传递的空气传递至发动机的进气端,具有随时进行发动机试车试验,不需要根据自然环境进行试车,提高了发动机的交付周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整机地面试验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涡轴型发动机试车台进气加温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设计定型后,会对该型发动机进行模拟外场使用的例行试验试车;或批量生产制造后,按照设计资料的规定,也要求每一定的生产量中,均须要抽出一台航空发动机对其进行例行试验检查。例行试验是利用专门的试车内容、试验设备以及独特的试车环境来检测航空发动机各项指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试验,也是以此方法来检测评估该批次航空发动机的综合质量。
例行试车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了该批次的航空发动机是否能放行到外场使用,所以例行试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因为生产制造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试验时间的不确定性,如:冬天进行例行试验时发动机进气温度要求控制在30℃以上,或者夏天进行例行试验时进气温度要求控制在20℃以下
轴型发动机分别需要在15℃、35℃条件下进行1000小时的长试,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外界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发动机例行试车试验,试车周期长,时间不稳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交付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轴型发动机试车台进气加温系统,以解决根据外界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发动机例行试车试验,造成试车周期长,时间不稳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交付周期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涡轴型发动机试车台进气加温系统,包括:
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用于控制空气的温度且将空气传递至发动机的进气端;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工作并反馈各组件的参数;
输入系统,所述输入系统与所述加热系统连接并用于连接发动机将所述加热系统传递的空气传递至发动机的进气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涡轴型发动机进行试车试验时,将发动机放置在车间内进行,车间上端设置有通风口,将风力传递在车间内,通过加热系统将传递进来的空气进行集中输送并加热至15℃与35℃,并控制空气的气流量在5.5kg/s,将加热系统处理完的空气经输入系统传递至需要进行试验的发动机内对发动机进行测试,整个试验在控制系统的监控下进行,通过控制系统实时掌握发动机进气端的气体温度与气流流量,根据实时监测的参数进行调整空气的温度与流量确保试验在指定的环境下进行,保证了发动机试验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随时进行发动机试车试验,不需要根据自然环境进行试车,提高了发动机的交付周期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包括送风单元、加热单元与输送单元以及安装架,所述送风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产生的气体进行加热以达到发动机测试时所需要的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架对送风单元、加热单元以及输送单元进行固定安装,提高了车间的空间实用效率,通过将送风单元与加热单元以及输送单元设置于一体,避免各单元安装分散,在各单元损坏时可以及时进行检测修复。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单元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轴流风机的出气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轴流风机的作用下,可以根据发动机试车试验的需要随时调节气流进气流量。可选地,轴流风机的最大风量为17720m3/h,功率为2.2Kw,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进行试车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