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774.5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大;孙斌;倪同月;徐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玛瑞汽车配件(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26 | 分类号: | B60Q1/26;B60Q1/38;B60R1/12;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鸿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5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转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属于汽车配件领域,转向灯条、转向灯带、后视镜壳体和光线调节机构,所述转向灯条的一端通过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腔的一侧,所述转向灯带固定套接在后视镜壳体的内部,所述光线调节机构包括光线感应探头和光线控制器,所述光线感应探头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壳体的内部;该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通过设置光线调节机构,可以在车辆转弯的过程中,便于根据白天或夜晚外界光线的强弱来自动控制转向灯条和转向灯带的亮度,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行人更加清晰的观察到转向灯条和转向灯带的闪烁,而且能够有效的节约车辆自身电能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和特殊用途,且汽车通常是由多个配件(零件)组装而成,而汽车配件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对于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来说,现有的大多数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均安装在汽车后视镜的背面,即镜片的后方,这样难以使得车辆侧后方的行人观察到灯光的闪烁,从而导致了汽车后视镜转向灯的警示效果差,且现有的大多数汽车后视镜转向灯的灯光颜色单一,难以进行多种不同灯光颜色之间的转换闪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灯及汽车后视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灯,所述后视镜转向灯包括:
转向灯条、转向灯带和后视镜壳体,所述转向灯条的一端通过连接片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腔的一侧,所述转向灯带固定套接在后视镜壳体的内部;
光线调节机构,所述光线调节机构包括光线感应探头和光线控制器,所述光线感应探头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壳体的内部,且光线感应探头的输出端与光线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光线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腔的顶部,且光线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向灯条和转向灯带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向灯条和转向灯带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灯珠,所述若干个灯珠用于散发不同颜色的灯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片与后视镜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对称分布在转向灯条一端的顶部和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线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功率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光线感应探头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且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向灯条和转向灯带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视镜转向灯还包括光色调控器,所述光色调控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灯珠控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灯珠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灯珠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向灯条和转向灯带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色调控器固定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腔的另一侧,且光色调控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无线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灯珠控制单元从上到下依次固定焊接在电路板的正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入端与手持遥控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且无线接收单元与手持遥控器之间通过蓝牙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
后视镜转向灯,其用于汽车转向时提醒附近车辆和行人进行避让;
后视镜壳体,所述后视镜壳体用于安装所述后视镜转向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玛瑞汽车配件(盐城)有限公司,未经萨玛瑞汽车配件(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