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折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766.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平;邵鹏浪;姚狄;屈永胜;史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力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0 | 分类号: | B21D11/00;B21D11/22;B21D4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竺琪明 |
地址: | 3158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折加工装置。现有弯折加工装置在加工时需要使用转运台,影响加工效率。本发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流水线,所述流水线包括若干依次设置且可开闭运动模具组件,相邻的模具组件间均设有机械臂,所述模具组件可在开模工位、合模工位以及夹持定位工件的预紧工位间切换,相邻机械臂可在模具组件处于预紧工位时接替抓取对应工件,以使工件沿流水线上的模具组件依次转运加工。模具组件能在切换至预紧工位时起到夹持定位工件的作用,既能缩短工件完成加工所需的时长,还能减小相邻模具组件间距离,进而减小装置体积,又能通过省去转运台来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折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弯折加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流水线,所述流水线包括若干依次设置且可开闭运动的模具组件、与各模具组件匹配的机械臂以及设置在相邻模具组件间的转运台,在使用时,工件沿流水线上的模具组件依次转运加工,由于工件上可供机械臂抓取的区域较小,使得相邻机械臂只能对工件的同一区域进行抓取,所以需要设置转运台来定位工件姿态并实现相邻机械臂接替抓取工件,具体地,机械臂从前序转运台接收工件并在移入对应模具组件加工后输送至后续转运台上,实现工件以预设姿态安置在转运台上实现在相邻模具组件间转运,单个机械臂实现工件在相邻转运台间输送。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相邻模具组件间均安装有转运台,工件需要通过转运台实现在相邻机械臂间接替抓取,既导致工件需要在转运台上进行放置并等候后续机械臂来接替抓取,延长了工件加工时长,降低了加工效率,还增加了装置的占地面积,造成空间浪费,又会因安装转运台而增加了设备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折加工装置,在模具组件上增加预紧工位,使得模具组件起到了原有转运台夹持定位工件的作用,省去了转运台,既提升加工效率,还减小装置体积,又降低装置生产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弯折加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流水线,所述流水线包括若干依次设置且可开闭运动模具组件,相邻的模具组件间均设有机械臂,所述模具组件可在开模工位、合模工位以及夹持定位工件的预紧工位间切换,相邻机械臂可在模具组件处于预紧工位时接替抓取对应工件,以使工件沿流水线上的模具组件依次转运加工。在模具组件可在开模工位、合模工位以及预紧工位间切换,使得模具组件能在切换至预紧工位时起到夹持定位工件的作用,利用模具组件替代原有结构中的转运台,既能通过省去工件在转运台上放置的步骤来缩短工件完成加工所需的时长,进而提升加工效率,还能通过省去转运台来减小相邻模具组件间距离,进而减小装置体积,又能通过省去转运台来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机械臂的转运范围由原有结构的相邻转运台间改为现有结构中的相邻模具组件间,确保工件能以预设姿态实现在相邻机械臂间转运,确保工件的预设加工区域能被准确移动至后续模具组件内,保证加工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可开合的上模和下模,模具切换至预紧工位时,上模和下膜相向靠近并夹持在工件的待加工区域上,以使相邻机械臂在工件被夹紧定位后接替抓取。上模和下膜通过相向合拢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使得工件能在脱离前置机械臂后保持姿态并方便后置机械臂接替抓取,确保工件沿流水线逐级转运并完成弯折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组件上设有至少一组驱使工件弯折的加工线组,所述加工线组包括分置在上模底面和下模顶面的推挤线和基础线,所述基础线为两根,所述基础线的竖向投影分置在所述推挤线两侧,模具组件处于预紧工位时,基础线和推挤线相向靠拢并夹持定位对应工件。加工线组既能对工件实施加压弯折形变,还能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操作,确保工件维持预设姿态。基础线和推挤线分别设置在上模和下膜上,使得工件能被两条基础线和一条推挤线稳定夹持,保证工件在脱离机械臂时保持稳定姿态。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线和推挤线互为平行设置,确保工件在加工后具有线性折痕,进而保证工件各区段被精确地弯折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底面和下膜顶面的轮廓互为匹配,所述基础线间区域通过凹陷形成供推挤线前置的加工槽。上模底面和下膜顶面可匹配贴合,通过减小与工件间的缝隙来提升弯折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力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力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