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787.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叶昊浔;熊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31 | 分类号: | F25B41/31;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多间室 电子 膨胀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制冷系统中当前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及各间室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间室一一对应;
确定需要恒温的间室以及需要降温的间室,并确定需要恒温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
判断需要恒温的间室的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度差范围,若不在预设温度差范围,则控制需要降温的间室对应的电子膨胀阀由当前开度向最小开度调节;若在预设温度差范围,则控制需要降温的间室对应的电子膨胀阀由当前开度向目标开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间室包括第一间室以及第二间室,当第一间室恒温并且第二间室降温时,若不满足T1_PV-T1_SV≤0.1,则控制EV2至Min_EXV2并保持;若满足T1_PV-T1_SV≤0.1,则控制EV2每Tc时间向EV2_T调整;
其中,T1_PV为所述第一间室的实际温度,T1_SV为所述第一间室的目标温度,EV2为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Min_EXV2为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范围最小值,Tc为制冷系统调整周期,EV2_T为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目标开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制冷系统调整周期时间内,当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增大到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目标开度值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维持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目标开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Min_EXV2经过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超过预设时间,则控制EV2每Tc时间向EV2_T调整;若未超过预设时间,则继续判断是否满足T1_PV-T1_SV≤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间室包括第一间室以及第二间室,当第二间室恒温并且第一间室降温时,若不满足T2_PV-T2_SV≤0.1,则控制EV1至Min_EXV1并保持;若满足T2_PV-T2_SV≤0.1,则控制EV1每Tc时间向EV1_T调整;
其中,T2_PV为所述第二间室的实际温度,T2_SV为所述第二间室的目标温度,EV1为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Min_EXV1为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范围最小值,Tc为制冷系统调整周期,EV1_T为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目标开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制冷系统调整周期时间内,当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当前开度增大到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目标开度值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维持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目标开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Min_EXV1经过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超过预设时间,则控制EV1每Tc时间向EV1_T调整;若未超过预设时间,则继续判断是否满足T2_PV-T2_SV≤0.1。
8.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控制装置、至少两个间室以及至少两个与所述间室一一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所述间室内设置有蒸发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7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