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及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101.8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兰;赵伟;谢昱乾;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12;H01Q19/06;H01Q15/08;H01Q2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欧阳燕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透镜天线 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包括第一介质透镜、微带辐射单元和底座;所述微带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一介质透镜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第一介质透镜的主体为半球型;所述第一介质透镜的平面侧设置在所述底座远离微带辐射单元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微带辐射单元具有间隔;从而使得半球型介质透镜和微带辐射单元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减少了介质透镜对微带辐射单元阻抗匹配性能的影响,并且半球型的旋转对称结构能够将微带辐射单元的辐射波束转变为平行波束,使得辐射波束能够在二维方向上实现连续扫描的同时也对波束起到汇聚作用,提升了透镜天线的增益,从而实现天线二维方向上的连续扫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透镜天线是一种能够改变通过的电磁波波束面的天线,其在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
目前,集成透镜天线是通常采用多端口分别馈电实现波束扫描,即一个端口馈电实现一个角度的波束辐射。当需要进行多角度馈电时,需要添加多个端口;然而,即使添加多个端口能够实现多角度的波束扫描任然会存在一些无法扫描的角度,因此无法实现角度连续扫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实现天线二维方向上的连续扫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包括第一介质透镜、微带辐射单元和底座;
所述微带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底座内;
所述第一介质透镜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第一介质透镜的主体为半球型;
所述第一介质透镜的平面侧设置在所述底座远离微带辐射单元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微带辐射单元具有间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上述集成透镜天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微带辐射单元设置在底座内,将半球型介质透镜的平面侧设置在底座远离微带辐射单元的一侧,并与微带辐射单元具有间隔,使得半球型介质透镜和微带辐射单元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减少了介质透镜对微带辐射单元阻抗匹配性能的影响,并且半球型的旋转对称结构能够将微带辐射单元的辐射波束转变为平行波束,使得辐射波束能够在二维方向上实现连续扫描的同时也对波束起到汇聚作用,提升了透镜天线的增益,从而实现天线二维方向上的连续扫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成透镜天线第一介质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天线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成透镜天线介电常数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成透镜天线第二介质透镜与第一介质透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另一介电常数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介质透镜;2、微带辐射单元;3、底座;4、连接部;5、介电常数缓冲层;6、第二介质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集成透镜天线,包括第一介质透镜、微带辐射单元和底座;
所述微带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底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