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3864.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孔国荣;徐魏;杨俊;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2D33/0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物 堆积 汽车 料斗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包括外料筒、搅棒、支撑架以及内料筒,内料筒的顶部与外料筒的顶部的内壁相连,内料筒的底部、四周均设有若干个出料孔,搅棒依次贯穿外料筒的左侧、内料筒、外料筒的右侧,搅棒的左侧设有电机,外料筒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贯穿支撑架的中央,支撑架的中央设有排料管孔,支撑架与外料筒的左侧的底部之间通过推杆相连,本装置设置内料筒、外料筒,通过电机控制搅棒转动,可有效的防止原料的异物的堆积,提高排料效率,将一部分细小的异物随排料口排除,另一部分异物通过推杆将异物倒出,结构简单,实现异物分类,其次解决料异物堆积导致的堵塞,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运矿车主要运用于矿山井下,以装载、运输及倾倒作业为主,也可以运用于公路、铁路、隧道及建筑等工程,适合于工作条件恶劣、作业现场狭窄、低矮以及泥泞的作业面。传统铲运车往往仅仅配置用于载货的料斗而并无相关的用于挡位料斗口的挡矿板,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若想增大单次车的运载量,则只能通过增大料斗的方式解决,但盲目增大料斗的方式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其次,在装载和运输时,容易造成下料结构阻塞,为后续作业设备运输带来影响,同时其滑落路面的坚硬矿石也易划伤后方前进的车辆车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
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包括外料筒、搅棒、支撑架以及内料筒,所述的内料筒的顶部与外料筒的顶部的内壁相连,内料筒的底部、四周均设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的搅棒依次贯穿外料筒的左侧、内料筒、外料筒的右侧,搅棒的左侧设有电机,所述的外料筒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贯穿支撑架的中央,支撑架的中央设有排料管孔,所述的支撑架与外料筒的左侧的底部之间通过推杆相连。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杆由驱动电机、推杆主体组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杆的顶部的左侧设有限位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搅棒的四周均设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搅拌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料管为钢带波纹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料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搅棒固定块。
有益效果:
本装置设置内料筒、外料筒,通过电机控制搅棒转动,可有效的防止原料的异物的堆积,提高排料效率,将一部分细小的异物随排料口排除,另一部分异物通过推杆将异物倒出,结构简单,实现异物分类,其次解决料异物堆积导致的堵塞,方便运输,卸料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工,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1.外料筒2.内料筒3.出料孔4.搅棒5.电机6.排料管7.支撑架8.排料管孔9.推杆10.限位块11.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4所示,一种防异物堆积的汽车下料斗结构,包括外料筒1、内料筒2、出料孔3、搅棒4、电机5、排料管6、支撑架7、排料管孔8、推杆9、限位块10、搅拌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