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验签方法、装置、硬件钱包、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509.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钱京;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6 | 分类号: | G06Q20/36;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123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方法 装置 硬件 钱包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验签方法、装置、硬件钱包、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对端设备的硬件钱包ID和个人证书;根据所述硬件钱包ID确定对应的目标机构编码,并确定目标证书类型为CA证书;根据所述目标机构编码和目标证书类型,从预先保存的机构编码、证书类型、机构公钥的三元关系组中,确定出所述目标机构编码和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目标机构公钥;采用所述第一目标机构公钥对所述个人证书进行验签。该方案相比于现有的信息验签过程而言,无需为获得第一目标机构公钥而进行机构证书的解析,从而有效提高了获得第一目标机构公钥的效率,进而提高了信息验签的效率,从而也就提高了数字货币的交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货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验签方法、装置、硬件钱包、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货币是数字形式的货币。目前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硬件产品被开发出来。为了保证不同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的硬件钱包间能进行交易,则要求不同机构发行的硬件钱包支持跨机构交易。也即,机构A发行的硬件钱包可以和机构B发行的硬件钱包进行交易。
而目前,为了保证硬件钱包支持跨机构交易,各硬件钱包内需要配置三级证书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根证书一般由央行提供,各机构的机构证书需通过央行给定的私钥签名生成,而个人证书则由所属机构给定的私钥签名生成。也即,下一级的证书由上一级证书对应的私钥进行签名。因此在证书的验签过程中,需要找到上一级证书中的公钥才能进行签名验证。
而在目前的数字货币的硬件钱包交易流程中,付款方需要向收款方提供自身的个人证书以及硬件钱包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以便收款方根据付款方的硬件钱包ID确定其所属机构,进而获取到相应的机构证书进行解析,从而获取到相应的机构公钥,实现对于付款方的身份认证等操作。类似的,收款方也需要向付款方提供自身的个人证书以及硬件钱包ID,以便付款方根据收款方的硬件钱包ID确定其所属机构,进而获取到相应的机构证书进行解析,从而获取到相应的机构公钥,实现对于收款方的身份认证以及数字货币数据的验签等操作。
那么,显然,在三级证书体系下,硬件钱包支持的机构越多,则机构证书越多,占用的空间也越多,硬件钱包交易时查找机构对应的证书以及利用机构证书验证个人证书消耗的时间也越多。然而,对于数字货币技术的应用推广而言,数字货币的交易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数字货币的使用体验,而如何提高数字货币的交易效率,是关乎数字货币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技术要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验签方法、装置、硬件钱包、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数字货币的交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验签方法,包括:获取对端设备的硬件钱包ID和个人证书;根据所述硬件钱包ID确定对应的目标机构编码,并确定目标证书类型为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数字证书认证系统)证书;根据所述目标机构编码和目标证书类型,从预先保存的机构编码、证书类型、机构公钥的三元关系组中,确定出所述目标机构编码和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目标机构公钥;采用所述第一目标机构公钥对所述个人证书进行验签。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预先保存机构编码、证书类型、机构公钥的三元关系组,从而在需要进行个人证书的验签时,可以直接根据目标机构编码和目标证书类型,查找该三元关系组,从而直接得到所需的第一目标机构公钥。相比于现有的信息验签过程而言,无需进行机构证书的解析,从而有效提高了获得第一目标机构公钥的效率,进而提高了信息验签的效率,从而也就提高了数字货币的交易效率。
进一步地,在获取对端设备的硬件钱包ID和个人证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各机构下发的机构证书和各所述机构的机构编码;对各所述机构证书进行验签,并对验签通过的各所述机构证书进行解析,得到各所述机构证书的证书类型和机构公钥;关联保存各所述机构的机构编码、证书类型和机构公钥,得到各所述机构的机构编码、证书类型和机构公钥的三元关系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