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基填料压缩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0861.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军;陈则连;刘聪;杜宝龙;乔玉荣;曹晓娟;刘其琛;肖海军;陈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N33/42;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填料 压缩 测试仪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基填料压缩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工程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下压装置,底板上表面固设有第一护筒,第一护筒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护筒,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相互连通,下压装置的下压端可拆卸连接有制样压头或下压板,制样压头用于路基填料制样,且包含多种规格,下压板用于路基填料试样进行压缩测试,下压装置带动制样压头或下压板向第一护筒内移动,本申请具有提高路基填料试样压缩测试精确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基填料压缩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路基是轨道或路面的基础,由路基填料压实形成,且路基填料一般为多层,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建筑物。路基承受着轨道、机车车辆等在路面形成的静载荷和动载荷。路基在施工完成后会对路基进行压缩沉降检测。
相关技术中,进行路基填料的压缩检测时,往往通过压缩设备在特定的试样筒内对路基填料进行压缩试样,并添加适量的水,以模拟出不同环境下的路基压缩变化情况,再将制好的路基填料放入到压缩测试仪的测试筒内,并通过下压设备对路基填料施加载荷,并对压缩的位移量和载荷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进行路基填料设备的试样后,还需要将制作好的路基填料试样取出,并移动到压缩测试仪内,在路基填料试样取出和移动的过程中,会对试样造成扰动,使路基填料压缩测试的精确度降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在进行路基填料设备的试样后,还需要将制作好的路基填料试样取出,并移动到压缩测试仪内,在路基填料试样取出和移动的过程中,会对试样造成扰动,使路基填料压缩测试的精确度降低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路基填料压缩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路基填料压缩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基填料压缩测试仪,包括底板、下压装置,底板上表面固设有第一护筒,第一护筒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护筒,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相互连通,下压装置的下压端可拆卸连接有制样压头或下压板,制样压头用于路基填料制样,且包含多种规格,下压板用于路基填料试样进行压缩测试,下压装置带动制样压头或下压板向第一护筒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层路基填料填充到第一护筒内,通过下压装置带动制样压头进行试样的压置,继续按照规格向第一护筒内进行路基填料的填充,更换制样压头后继续对新填充的填料进行压缩制样,进而完成试样的制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通过分批压制试样和更换制样压头的方式模拟出路基填料施工结束后的状态,有效的提高了路基填料试样压缩检测的准确性;第二护筒有效的对填充的松散的填料进行拦截,试样制作完成后将第二护筒拆卸,同时将制样压头进行拆卸,安装下压板,通过下压板对试样进行压缩检测,有效的提高了路基填料试样制作和压缩检测的效率,通过在第一护筒内进行制样和检验,减少了移动试样时所发生的扰动,提高了路基填料试样压缩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的,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的内径相同,且内壁相互连接,第二护筒周向外壁固设有抵接环板,抵接环板周向内壁与第一护筒周向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的内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试样制作的质量,减少了未被有效压缩的路基填料在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内壁连接处残留的概率,抵接环板有效的提高了第二护筒安装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路基填料试样制作的质量。
可选的,制样压头下表面直径与第一护筒内径相同,制样压头下压时与第一护筒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制样压头下移对填料进行压制的稳定性,使试样各部分的密度更加均衡,提高了试样的质量,提高了路基填料压缩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的,制样压头周向外壁顶部固设有抵接环板,不同规格的制样压头的不同之处在于,制样压头底端与下压装置的下压端的距离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0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