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717.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铁城;李文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上门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车,包括车头,车头内侧设有控制面板,车头右面下方连接有车体,车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车厢,车厢上方设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部四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杆的一端,液压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厢上,升降板底部四端均设有一组电机、减速机和收纳轴,收纳轴通过连接带连接有提升板的一端,车厢内部前后左右均匀分布有四个垃圾箱,垃圾箱顶部均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均与车厢连通,垃圾箱底部均设有电磁阀,垃圾箱下方设有传送带,车厢右面与传送带对应开设有排出口;本发明一种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车具有小车上门取出垃圾、范围内多个同时取出垃圾、垃圾自动分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车。
背景技术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在现在的家庭中,很多时候都会产生很多的垃圾,但是因为垃圾站和垃圾桶的分布范围问题,常常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进行倒出垃圾,而现在的垃圾回收车只能对垃圾桶的垃圾进行回收,无法进行上门回收,且不能在范围内对多个目标同时进行取出垃圾,也无法对垃圾进行自动的分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车,具有小车上门取出垃圾、范围内多个同时取出垃圾、垃圾自动分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内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车头右面下方连接有车体,所述车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车厢,所述车厢上方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四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杆的一端,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车厢上,所述升降板底部四端均设有一组电机、减速机和收纳轴,所述收纳轴通过连接带连接有提升板的一端,车厢内部前后左右均匀分布有四个垃圾箱,所述垃圾箱顶部均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均与车厢连通,所述垃圾箱底部均设有电磁阀,所述垃圾箱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车厢右面与传送带对应开设有排出口;
所述车体前后两侧均设有收纳柜,所述收纳柜前面均通过轴承固定有盖板,所述收纳柜内部均设有三个垃圾车,所述垃圾车均通过嵌入固定有视觉传感器,所述垃圾车均设有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顶部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通过嵌入固定有翻转门,所述固定板顶部前后及垃圾车对应另一面均设有护栏,所述垃圾车和移动车体底部均前后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均采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车体前后和右面及车头上均通过嵌入固定有雷达,所述垃圾车内部上方均设有四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共有四个且上下左右均匀排列,所述电动伸缩杆伸出杆均通过螺钉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垃圾车内侧底部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均设有控制器、网络接口和定位器a,所述控制器、网络接口和定位器a从前之后均匀排列且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垃圾车内壁。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收纳轴,所述收纳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升降板上,所述电机与收纳轴连接处通过链条连接有减速机,所述每组电机、减速机和收纳轴均分布在车厢前后两侧以外的升降板上。
优选的,所述提升板中间均设有电磁铁,所述提升板内部中间均设有定位器b。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底部为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体顶部左右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均通过滑块固定在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供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