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器药一体式静脉输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9463.8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霞;马天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永森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地址: | 1352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药一 体式 静脉 输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器药一体式静脉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第一药囊、输液管和保护袋;输液瓶包括瓶体和瓶塞,瓶体内填充有药液;保护袋与瓶体可拆卸相连,输液管包括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向上插入瓶塞内,瓶塞穿刺器的侧壁上设有进药孔;瓶体内固定设有第一药囊,第一药囊邻近瓶塞设置,第一药囊内填充有第一药剂。本装置将临床中静脉输液所需要的药物都集成在了输液瓶内,当需要使用时,直接按压瓶塞穿刺器刺破内部的第一药囊即可完成配药,从而省去了医护人员手动配药的过程,不仅大大方便了临床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效降低了配错药的医疗风险,确保了最终的用药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脉输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器药一体式静脉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静脉输液配药方式为手动配药,即在为患者输液之前,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所需的不同药物先挑选出来,然后使用注射器将这些药物依次注射到输液瓶内,以完成配药。由于这种配药全靠医护人员手动实现,因此对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具有较高要求。例如在选药配药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时刻注意消毒以及无菌操作,并且要保持细心,以避免出现药物种类选错、重复加药、遗漏加药等错误操作。传统的配药方式下,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出错,无法保证最终的配药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装置以改革传统配药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药一体式静脉输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器药一体式静脉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第一药囊、输液管和保护袋;输液瓶包括瓶体和瓶塞,瓶体的瓶口朝下,瓶塞安装在瓶体的瓶口处,瓶体内填充有药液;保护袋与瓶体可拆卸相连,保护袋罩设瓶塞外;输液管收纳在保护袋内,输液管包括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向上插入瓶塞内,瓶塞穿刺器的侧壁上设有进药孔;瓶体内固定设有第一药囊,第一药囊邻近瓶塞设置,第一药囊内填充有第一药剂;瓶塞穿刺器具有初始状态、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在初始状态,瓶塞穿刺器插入瓶塞内,进药孔位于瓶体外;在第一位置状态,瓶塞穿刺器向上伸入瓶体内并刺破第一药囊,进药孔位于瓶体外;在第二位置状态,瓶塞穿刺器继续向上伸入瓶体内,进药孔位于瓶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药囊外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压痕槽,所述第一药囊的被所述压痕槽包裹的部分为易拆部,所述易拆部位于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上端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袋与所述瓶体之间通过胶带粘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袋为透明袋。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穿刺器和第二药囊,所述第二药囊固定设于所述瓶体内且邻近所述瓶塞设置,所述第二药囊内填充有第二药剂,所述辅助穿刺器向上插入所述瓶塞内,所述辅助穿刺器可向上伸入所述瓶体内并刺破所述第二药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穿刺器和所述第二药囊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上端设有挂钩。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传统的静脉输液配药方式不同,这里发明人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器药一体式的静脉输液装置,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配药方式,本装置将临床中静脉输液所需要的药物都集成在了输液瓶1内,当需要使用时,直接按压瓶塞穿刺器刺破内部的第一药囊即可完成配药,从而省去了医护人员手动配药的过程,因此也解决了手动配药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的配错药(例如种类加错、重复加药、遗漏加药等等),颗粒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降低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也减少了手动配药方式中相关物品(比如消毒棉签、无菌注射器等)的使用量,减少了医疗垃圾数量。
本装置在使用时不仅可大大方便临床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能确保最终的用药品质,增加患者用药透明度,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医患之间的和谐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永森,未经马永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