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头部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6052.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H02K7/10;H02K1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7 | 代理人: | 田常娟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介入 治疗 头部 固定器 | ||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头部固定器,属于神经介入治疗辅助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从左至右设有一排竖直的升降杆,底座的上表面在所述升降杆排列形成的队形的两侧各滑动连接有两个均匀受力夹,底座上设有均匀受力夹控制机构,均匀受力夹的上表面设有传感器,均匀受力夹上设有抱刹自动器,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抱刹自动器,传感器的下表面为感应区,且感应区在沿升降杆排列形成的队形的两端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两根相邻的升降杆之间的距离,底座上还设有均匀受力夹控制机构,解决了目前的夹持装置在实施神经介入手术中对病人进行头部固定时,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施力点不均匀,导致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施加的局部压强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头部固定器,属于神经介入治疗辅助器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介入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世界上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大力开展的一项技术,主要包括全脑血管造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再通和成形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栓塞治疗等,因此在各大医院的介入诊疗手术中,神经介入诊疗手术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为了得到一份清晰、准确的头颅DSA影像及介入栓塞或支架植入时,手术的并发症的降低,手术患者的头颈部固定很重要,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在实际操作中因大多数神经介入手术采用局麻或者静脉麻醉,由于患者对麻醉药的耐受程度不同,在造影剂刺激下,产生意识障碍、眩晕、失语不能理解医生指令,患者的头颈部会有所活动,这样在DSA成像时图像模糊失真,不利诊断,尤其是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栓塞及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时,患者头颅的移位会造成栓塞错误或支架错误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出现了许多用于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固定病人头部的装置,这些固定装置均是采用两个夹持部在病人头部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这样确实能够固定病人的头部;但是在夹持过程中,病人的头部并不是规则的球形或方形的,因此夹持在病人头部的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的施力面积很小,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产生的压强大,使得病人不舒服;而现有技术中针对该问题采用的方式只是简单地在夹持装置上设置一个凹面,但是每个病人头部的形状并不一样,因此很难达到增加实力面积的效果;特别是神志不清的病人乱动时,很容易导致病人的头部受伤;以及病人原来头部就有创伤或者肿瘤等情况时,夹持装置夹持需要达到夹持效果时就容易触碰到病人头部原来的创伤处,而绕过该创伤处又很难达到需要的夹持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头型的病人的头部夹持装置,以辅助实施神经介入手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底座上设置均匀受力夹配合均匀受力夹控制机构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能够在神经介入手术中夹持病人头部时,使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的施力面积增加,减小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产生的压强的头部固定器,解决了目前的夹持装置在实施神经介入手术中对病人进行头部固定时,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施力点不均匀,导致夹持装置对病人头部施加的局部压强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头部固定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左至右设有一排竖直的升降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在所述升降杆排列形成的队形的两侧各滑动连接有两个均匀受力夹,所述升降杆的顶端低于所述均匀受力夹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设有均匀受力夹控制机构,所述均匀受力夹的上表面设有传感器,且位于所述升降杆的队形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传感器的相邻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所述升降杆队形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均匀受力夹的相邻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均匀受力夹上设有抱刹自动器,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抱刹自动器,所述传感器的下表面为感应区,且所述感应区在沿升降杆排列形成的队形的两端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两根相邻的升降杆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均匀受力夹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未经陕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6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三氯蔗糖微胶囊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