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5211.8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双;李洪野;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雨水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包括绿色建筑的楼面,楼面的前端装配有用于引导雨水至建筑底部的排水系统,楼面的上表面均匀装配有收集器,收集器的上表面均匀装配有装饰楼板,本发明设置了一种带有收集器和排水系统的绿色建筑楼顶的雨水回收装置,在下雨时,雨水首先经过装饰楼板的缝隙流入到箱体的上表面,经过集水槽的引导,从集水腔进入雨水回收系统,在雨水过多的时,雨水逆向溢过集水槽从调节空流入,经过溢水槽和排水管流入到多个收集器的缝隙,经过排水系统排放至外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雨水回收系统在安装时比较不方便,并且回收系统在一些雨水较大的情况下收集不完全容易溢满楼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在绿色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楼顶的雨水也是资源利用的重要一环,但是在现有的雨水回收过程中,由于雨水降落的过程一般较短,因此在一些雨量较大情况下时,过滤系统的过滤速度有限,会造成用于收集的设备中雨水容易溢出,造成楼顶被雨水淹没,影响其他楼顶设备的使用,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包括绿色建筑的楼面,所述楼面的前端装配有用于引导雨水至建筑底部的排水系统,所述楼面的上表面均匀装配有收集器,所述收集器的上表面均匀装配有装饰楼板,所述收集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截面呈倒置的钝角三角形,所述箱体但上表面四角处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表面螺接有调节钮,所述调节孔的侧表面开设有溢水槽,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的底端连接至带有过滤功能的雨水的回收罐。
优选的,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表面开设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内表面螺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螺管的内表面装配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内表面装配有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边缘处一体成型有支柱。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内表面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内表面插接有加固杆。
优选的,所述调节钮的底端套接有转钮,所述转钮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溢水槽和箱体的侧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套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装饰楼板包括楼板体,所述楼板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套接在支柱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了一种带有收集器和排水系统的绿色建筑楼顶的雨水回收装置,在建设时,首先平整楼面,随后按照固定距离铺设收集器,铺设过程中根据铺设位置的平整情况,使用工具转动调节钮,调节完成后使得收集器呈水平状态,完成后利用螺栓等结构将收集器固定在楼面,在下雨时,雨水首先经过装饰楼板的缝隙流入到箱体的上表面,经过集水槽的引导,从集水腔进入雨水回收系统,在雨水过多的时,雨水逆向溢过集水槽从调节空流入,经过溢水槽和排水管流入到多个收集器的缝隙,经过排水系统排放至外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雨水回收系统在安装时比较不方便,并且回收系统在一些雨水较大的情况下收集不完全容易溢满楼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收集器剖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