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电泵应急启动试验初始参数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3025.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辉;谭详帅;辛志波;赵如宇;李昭;雷航;王涛;伍刚;高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应急 启动 试验 初始 参数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泵应急启动试验初始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设初始参数的影响因子;2)确立多组试验前的统一试验条件;3)设计多组试验,进行不同初始参数下的实际试验;4)确定试验结果的评价指标及寻优原则,所述评价指标包括电泵启动电流的持续时间、应急启动过程电泵的最大振动参数、电泵进线电源电压、电泵断流的持续时间及主给水流量断流时间;5)对多组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目标值寻优,确立最佳初始参数,完成大容量电泵应急启动试验初始参数设计,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大容量电泵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缩短主给水断流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泵应急启动 试验初始参数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给水系统是火电机组水动力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动给水泵作为 机组启动给水泵或备用给水泵,驱动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定速电 机直接驱动的,称为定速电泵;另一种电动给水泵由电机通过勺管变速 驱动,称为变速泵。一般机组设置30%~50%额定容量的电泵,当机组负 荷大于40%额定负荷时,电泵逐步退出,由汽动给水泵介入,提供工质 循环的动力。
近年来,在超临界300MW~1000MW机组中,给水系统的配置中出现 越来越多50%以上大容量电泵,且电泵为带勺管可调节转速的变速泵。 机组配置大容量的电泵,不仅要求具备启动的功能,更多的是需要考虑 当汽动给水泵滤网堵塞或者小机(汽动给水泵小机)调阀卡涩等故障发 生时,大容量电动给水泵可以实现应急启动,电泵快速加载至给水流量 的实际需求,稳住机组负荷,避免发生跳闸。机组快速降负荷、电泵应 急启动,要做到响应迅速、调节精准,需要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 大容量电泵退出运行后处在热备用状态,一旦触发汽泵RB动作,电泵可 自动启动,按照预设目标快速加载。二是大容量电泵在备用状态下的初 始参数(勺管开度指令和再循环开度等)设置合理,能达到快速加载、 电泵在断流时间内振动不超限、电泵断流时间短于主给水断流延时跳机 时间。
目前,大多专业技术人员仅仅掌握了电动给水泵的正常启动、加载 及停运的特性,并不熟悉电泵的应急连锁启动、启动后快速加载至所需 流量、加载的滞后时间及勺管的调节品质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 到汽泵RB后锅炉不灭火、汽机不跳闸,并不能真正发挥大容量电泵应急 启动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电 泵应急启动试验初始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大容量电泵安全 运行的前提下缩短主给水断流的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大容量电泵应急启动试验初始参数 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设初始参数的影响因子;
2)确立多组试验前的统一试验条件;
3)设计多组试验,进行不同初始参数下的实际试验;
4)确定试验结果的评价指标及寻优原则,所述评价指标包括电泵启 动电流的持续时间、应急启动过程电泵的最大振动参数、电泵进线电源 电压、电泵断流的持续时间及主给水流量断流时间;
5)对多组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目标值寻优,确立最佳初始参数,完 成大容量电泵应急启动试验初始参数设计。
步骤5)之后还包括:根据最佳初始参数对当前给水系统中的参数 进行校正。
步骤1)中,预设初始参数的影响因子包括勺管开度、电泵再循环 调节阀的开度、电泵过流保护的延时时间、电泵给水断流保护的投退状 态、主给水断流保护的投退状态、勺管开启过程的加载速率以及电泵再 循环调节阀的关闭速率。
多组试验前的统一试验条件包括:锅炉已点火;机组主汽压力已升 至汽轮机冲转压力,高低压旁路开启配合调整;汽动给水泵在正常运行 状态下,主给水已切换至主路运行;电动给水泵备用投入,电动给水泵 出口门联锁打开;主给水流量已加至锅炉40%负荷下对应的给水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