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1996.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廖然;王乙好;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1 | 分类号: | G01N21/2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检测 海底 沉积物 偏振 装置 | ||
1.一种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透光窗的密封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的沉积物钻插尖头、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偏振光源系统和接收成像系统,其中,通过所述沉积物钻插尖头将所述外壳插入海底的沉积物中,使得所述偏振光源系统能够通过所述透光窗,将偏振光照射到所述透光窗所到达位置对应的深度处的沉积物上,所述沉积物的散射光通过所述透光窗由所述接收成像系统接收并成像,由此实现海底沉积物的现场原位内窥式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光路上的光源、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和会聚透镜,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光先后经过所述二分之一波片和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后成为偏振光,再经过所述会聚透镜照射到沉积物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光路上的偏振光源和会聚透镜,所述偏振光源发出的偏振光经过所述会聚透镜照射到沉积物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源为可调模式偏振光源,可调节发出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光路上的会聚透镜、针孔、准直透镜、柱透镜以及成像传感器,沉积物的散射光由所述会聚透镜进行会聚,经过所述针孔滤波,由所述准直透镜准直成平行光,再由所述柱透镜整形成面光,最后在所述成像传感器上成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传感器为CCD。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分光系统,所述偏振光源系统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分光系统再通过所述透光窗射出,所述沉积物的散射光经过所述分光系统后由所述接收成像系统接收。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偏振内窥装置稳固置于海床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现场检测海底沉积物的偏振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远端的处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9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