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1284.X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波;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6 | 分类号: | H01Q21/06;H01Q21/00;H01Q15/14;H01Q1/50;H01Q3/28;H01Q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规模 阵列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包括辐射单元部分、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反射板部分、耦合校准网络部分、连接器部分、移相器部分和传动部分;移相器部分包括可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传动部分与可移动部分动力传动连接;反射板部分位于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和耦合校准网络部分之间,固定部分和耦合校准网络部分均与功分馈电网络部分通信号连接;辐射单元部分包括若干双极化辐射振子,双极化辐射振子与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固定连接;多个双极化辐射振子组成一个子阵列,每个子阵列引出两个双极化通道,双极化通道和所述耦合校准网络部分均与连接器部分连接。在复杂信号环境下仍然具有优异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并且具有可调点下倾角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实质阶段,各大运营商已经在国内部分城市开始了5G覆盖的试点。作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的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目前系统对天线整机的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大规模阵列天线的技术的改善与提高已经成为5G无线通信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支撑点。
5G大规模阵列天线具有良好的3D波束赋型能力,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可实现深度覆盖,成倍提升频谱资源效率,形成动态有针对性地网络覆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5G大规模阵列天线具有比常规阵列天线更多的辐射单元(辐射单元数量≥64)和T/R组件端口(端口数量≥64),同时需要所有T/R组件端口和校准端口之间具备优异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这是3D波束赋型实现的前提条件,而5G大规模阵列天线本身具有超大数量辐射单元和更多的T/R组件端口,涉及的辐射单元之间的信号杂散耦合的环境更复杂,同时在5G时代天线和主设备主要采用直接对接的结构,天线和主设备集成在一个空间内,就不可避免受到设备功放的大信号干扰,这些因素对保证天线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难以符合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包括:辐射单元部分、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反射板部分、耦合校准网络部分、连接器部分、移相器部分以及传动部分;
所述移相器部分包括可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传动部分与所述可移动部分动力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分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滑动;
所述反射板部分位于所述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和所述耦合校准网络部分之间,所述固定部分和所述耦合校准网络部分均与所述功分馈电网络部分通过焊接后进行信号连接;
所述辐射单元部分包括若干双极化辐射振子,所述双极化辐射振子与所述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双极化辐射振子组成一个子阵列,每个所述子阵列引出两个双极化通道,所述双极化通道和所述耦合校准网络部分均与所述连接器部分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所述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还包括隔离条部分;
所述隔离条部分包括多个隔离条,所述隔离条呈条状,所述隔离条位于所述辐射单元部分的两纵列之间,并固定在所述功分馈电网络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所述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还包括支撑柱部分;所述支撑柱部分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若干双极化辐射振子中间的空隙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所述耦合校准网络部分包括多个耦合校准子单元,所述耦合校准子单元与校准端口相连接,所述耦合校准子单元包括带状线形式多层板结构的功分耦合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G大规模阵列电调天线,所述功分馈电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子单元,所述功率分配子单元包括共面微带线形式的功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人脸识别智能门锁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物流快速分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