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离报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1031.2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邦;林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安邦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7/06;G08B25/01;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离 报警器 | ||
本发明公开了脱离报警器,包括监测终端和监护终端,所述监测终端的信号端与监护终端的信号端双向信号连接;本方案,将监测器本体通过固定座粘接在设备表面,将皮肤贴片黏贴在患者皮肤表面,采集患者的体温数据,将监护终端佩戴在医护人员或者监护人员的手臂上,当患者将黏贴在皮肤表面的皮肤贴片挣脱时,皮肤贴片上的胶粘层采集到患者的体温数据出现变化,第二plc控制器将第二通信模块接受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喇叭、报警灯和振动马达,从而使报警灯闪烁、喇叭鸣响和振动马达振动,提醒医护人员或者监护人员,当监测终端和监护终端之间的间距大于距离信号发射模块和距离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传递距离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脱离报警器。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在临床上病人治疗过程中许多情况病人需要佩戴某种治疗或者监测设备、如心电监测设备、留置观察设备、约束绑扎器械、居家长期佩戴的辅助治疗设备等,一旦脱离病人身体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危害的,且脱落后不易被察觉,当设备脱离人体或者距离人体一定距离后,无法产生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脱离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脱离报警器,包括:监测终端和监护终端,所述监测终端的信号端与监护终端的信号端双向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监测器本体、提示灯、蜂鸣器、固定座和皮肤贴片,所述监测器本体焊接有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提示灯固定安装于监测器本体的顶部,所述蜂鸣器安装于监测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皮肤贴片通过导线与监测器本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监护终端包括硅胶套带、监护器本体和弹性带,所述硅胶套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硅胶套带固定安装于监护器本体的两侧,两个所述硅胶套带远离监护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监测器本体通过固定座粘接在设备表面,将皮肤贴片黏贴在患者皮肤表面,采集患者的体温数据,将监护终端佩戴在医护人员或者监护人员的手臂上,当患者将黏贴在皮肤表面的皮肤贴片挣脱时,皮肤贴片上的胶粘层采集到患者的体温数据出现变化,体温数据传输至第一plc控制器,第一plc控制器进行处理后,发送电信号至蜂鸣器和提示灯,使提示灯闪烁,使蜂鸣器鸣响,同时第一plc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异常情况输送至监护终端上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二plc控制器将第二通信模块接受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喇叭、报警灯和振动马达,从而使报警灯闪烁、喇叭鸣响和振动马达振动,提醒医护人员或者监护人员,当监测终端和监护终端之间的间距大于距离信号发射模块和距离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传递距离时,距离信号发射模块发送信号给第一plc控制器,第一plc控制器通过电信号启用第一北斗定位模块,对监测终端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同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位置数据发送至监护终端,通过监护终端上的lcd显示屏显示位置,再通过第二北斗定位模块对监护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第二plc控制器将监护终端与监测终端之间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显示,从而避免患者走丢。
优选的,所述监测器本体包括保护外壳、第一供电模块、第一plc控制器、距离信号发射模块、第一北斗定位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固定安装于保护外壳内腔后侧的一侧,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固定安装与保护外壳内腔后侧的另一侧,所述第一plc控制器固定安装于保护外壳内腔的中心处,所述距离信号发射模块固定安装于保护外壳内腔前侧的一侧,所述第一北斗定位模块固定安装于保护外壳内腔前侧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安邦,未经刘安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